跳到主要內容

套樓買股債長青網文章

2010年07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7月26日 05:35
2010年07月26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鄭先生現年47歲,已婚,妻子42歲,兩人並無子女,現時亦沒有工作並計劃開始退休生活,因此諮詢專業的理財顧問以作安排。

現時鄭先生擁有兩所房子共值585萬元,由於他們計劃出售這兩個單位,並另行購入一個約值220萬元的單位自住,當售樓成功並還清12萬元樓按供款後,便能套現353萬元。我們把這筆錢也納入理財的規劃中。另外,張先生擁有590萬元現金,當中440萬元為港元,97萬元為人民幣,其餘53萬元則是外幣。除了現金,鄭先生還有其他股票及債券資產,當中包括15萬元的銀行股票,160萬元的美國債券,基金亦擁有169萬元,若加上現金,全數資產總值1287萬元。

沒定期收入 減承受風險能力

首先,鄭先生希望退休後每月生活開支3.8萬元。假設兩人退休至85歲,每年通脹率為3%,我們先減去120萬元的醫療儲備,其退休準備金將減至1167萬元。另外,我們預計其強積金能每年增長6%,並於65歲時,增值至114萬元提取,那鄭先生便需要每年為資本增值5.6%或以上,才得以支持生活所需。

鄭先生處於中年階段,理應能承受投資組合預計年回報8%所帶來的風險,但由於鄭先生及鄭太太現時均沒有工作,在缺乏定期收入,只依靠資本所帶來的回報維持生計的情况下,當中可以承受風險的能力便因而大大減低,因此,鄭先生宜將每年預期回報調整至不超於5%。

維持生活所需 資本每年須增值5.6%

這樣,兩夫婦的退休計劃便需要作出少許調整,將退休後每月預計的生活開支,稍為調低至3.5萬元,那樣便能完成其退休目標。若鄭先生堅持維持每月3.8萬元開支的話,那便需要從醫療儲備中回撥113萬元往退休準備金處,令退休金增加至1280萬元,那以每年資本增值5%也可達到目標,但這樣做便不能同時兼顧未來的醫療開支,方案並不可取。

考慮未來醫療開支 宜減每月生活費

資產配置方面,現時組合中持有793萬元(假設套現房子後)港元現金,當中比例實在太高。現時港元存款息口極低,整個組合難以維持每年5%的回報,我們建議把現金水平調低,投資組合中大部分由債券組成。原因是債券回報遠高於現金存款,但同時可提供不俗的流動性,而這方面的投資,除了鄭先生已持有的美國債券外,我們亦建議可買入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新興國家的負債水平較低,違約可能性並不高,意味着出現重大虧損的機會也不高,更何况債息較一般成熟市場的債券吸引。至於股票或股票基金投資,我們建議現時持有的不應只投資於銀行股中,應作不同行業的分散,當中可選取保險、能源、公用、消費等股份。

除此以外,我們建議買入一些亞太區的高息股票基金,其一是我們看好亞太區未來的發展前景,隨着經濟增長,區內企業的盈利及股價便能水漲船高,而且高息股為鄭先生提供穩定的現金流收入,在市况不佳時,抗跌能力也是較高的。至於對冲基金,用處則是對冲突如其來的重大市場風險,避免整個投資組合出現大幅減值。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函。

地址: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 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 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cwkwok@mingpao.com

或chlung@mingpao.com

為加快處理閣下之個案,請詳細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 欠債、理財目標、可承受資風險及聯絡電話。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4年07月20日 12:17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4年07月20日 12:17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4年07月20日 11:54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4年07月20日 11:54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4年03月10日 11:29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4年03月10日 11:29
多謝分享
1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