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感謝你們的幫助……案件應該會在9月審結。」本報早前報道港人張泰安在菲律賓被指涉及毒品案,案件尚未審結已被囚禁10年的慘况後,張氏來函本報指報道後原僵持不下的案件現曙光。案件快可審結原是好事,但張泰安坦言這一刻心情矛盾、甚至「更加害怕」,因他擔心最終會遭受不公平判刑。
立法會議員謝偉俊稱,初步計劃下月中前往菲律賓探監、視察開庭情况,並準備與當地官員接觸,希望能幫助張氏。入境處亦指出,據了解張泰安的案件近日擬開庭審理,特區政府正與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進一步了解審訊進展。對於涉案港人在獄中長期缺乏日常生活必需的日用品(如肥皂、洗衣粉、牙膏),大使亦已與張氏家人聯絡,了解需要並盡力提供協助。
被指涉毒案 重要物證已銷毁
本報月前首次收到張泰安寄自獄中的求助信後,6月14日曾報道張氏與另外兩名港人,10年前因被指涉及毒品案,一直被囚禁候審不得保釋。但案件拖了10年仍未審結,其間連聲稱為毒品的重要物證也已被銷毁,對被告不公平兼侵犯人權。
張泰安其後兩度回信本報,除感謝傳媒報道外亦再慨嘆當地司法制度荒謬不公,例如不太懂英語的他被法院要求「自己付款聘用翻譯服務」、被要求自己想法找證人證明自己被誣告;至於獄中不單白飯不夠吃,「連飲水都要自費」,非身處香港的市民能想像。
心情矛盾 憂草率審判不公
他透露,在英國駐馬尼拉大使館多年施壓之下,6月15日提訊時連主審法官都坦言承受到壓力,法官透露收到大理院(菲律賓的最高法院)要求他盡快審畢此案,因英國大使館已就案件拖延問題投訴多次。但張泰安對此「好事」卻心情矛盾,因他擔心法庭為盡快了案,可能不公平地草率判刑,以免張氏等人無罪獲釋後反告菲政府。
未判刑已坐監10年的張氏,在信中質疑特區政府援助不足,但又不忘感謝入境處協助在外居民小組的黃小姐一直願意耐心聆聽他訴苦及為他寄來香港報章。10年未見兒子一面的張父稱,對兒子案件可能快將審結感高興,他的希望只有一個﹕「願兒子獲公平審訊。」
明報記者 陳志偉
2024年07月21日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