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海關上周六搗破一個冒牌味精工場及兩間糧油食品批發商店,檢獲近300包約值3萬元的冒牌味精,拘捕10人,相信部分假貨已流入酒樓食肆,經化驗後相信該批假貨對人體無害。海關調查後亦發現,工場製作冒牌味精時要花多項工序,但每星期最多只能掙到蠅頭小利2000元。
海關商標調查組指揮官官漢銓指出,被假冒的是香港天廚有限公司出品的味精。他說,不法分子使用的包裝袋、紙箱及包裝帶均印有天廚味精等字樣,但細心留意,包裝袋上的譯名、公司名稱都與真貨稍有出入,假貨亦無防偽標籤。而最大的破綻是,商標持有人於今年首季已將包裝轉換,但不法分子則仍使用舊包裝。
檢300包假天廚味精
海關發現部分冒牌味精已流入港九多間酒樓食肆使用,故立即將檢獲假貨送予政府化驗所化驗,結果證實冒牌味精不含有害物質,對人體無害。但假味精沒有鹽成分,故沒有「吊味」之效,而且食用後亦會非常口渴,「另工場設施簡陋,衛生差劣,製成的味精亦不適合煮食。」
「每星期只掙2000元」
官漢銓指出,工場設在落馬洲,已運作2至3個月,「不法分子先在內地購入味精晶體,在工場以機器磨成粉,再入袋封口包裝成10磅裝味精,以90元一包售予批發商。」他估計,工場每星期只售出50至100包味精,但一包成本已要70元,即每星期最多只掙2000元毛利,估計批發商是貪平才購入假貨,「因正貨要170元一包,但假貨只需要90元。」
海關於3星期前接獲商標持有人投訴,指懷疑有人製作及出售冒牌味精,深入調查後,海關人員上周六採取行動,趁兩名工場負責人送貨往西環將他們拘捕,其後掩至西環兩間糧油食品批發商店,再拘捕8人,另亦派員到落馬洲的工場搜查。行動中共拘捕7男3女(34至55歲),檢獲291包總值2.8萬元的冒牌味精,及大批原材料和製作工具,總值約14.4萬元。
2024年08月06日 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