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新能源是股市近年流行的投資概念之一,中國開發頁岩氣,既屬國家能源戰略重大調整,也為本港投資者提供了在金魚缸釣魚的新契機。長遠而言,中國大陸積極掘氣,還可望助本港清除環保工程的一大絆腳石。
香港缺乏潔淨能源
「全城投入,為藍天打氣!」港人對這句話應不感陌生。2006年7月,特區政府高喊這一口號,揭開「藍天行動」序幕,但4年後的今天,維港上空的灰塵未見大減,一場轟轟烈烈的改善空氣質素行動,淪為許多人的笑柄,罪魁之一便是缺乏潔淨能源。
發電廠排出的廢氣,是本港目前主要空氣污染源頭之一。特區政府一直希望增加天然氣發展比率來打造綠色香港,並提出把天然氣佔整體發電比例增至50%,但據環境局數據,本港目前逾半數電力仍由燃煤供應,燃氣供電只佔約20%。負責提供本港大部分地區電力的中電,更因苦無增加天然氣供應量的渠道,去年燃氣發電不增反跌,燃煤發電增加,結果令粒子、二氣化碳與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增加了8%至30%。
只靠西氣東輸 中電恐需買「貴氣」
特區政府目前把全盤希望寄託在2013年完成的西氣東輸二線工程,這項全球距離最長的天然氣管道工程,將把來自中亞的天然氣運至本港,令本港天然氣供應量大增。但西氣東輸,輸的是「來路貨」,鋪設管道成本高昂,一分錢一分貨,中電恐需貴價買氣,港人則可能要捱貴電。相比下,若祖國順利推行掘氣大計,實現自力更生,港人將可因此受惠。
明報記者
回應 (0)
2024年08月03日 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