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英特爾(Intel)中國執行董事戈峻,在內地完成學業,赴美國深造,並加入英特爾,先派來香港工作,「浸泡」了7、8年,鍛煉思維方式和做事的認真態度,再調返內地。他說,香港的人才集中,信息快,制度靈活,管制少得多,法律透明高效。而內地也有很多人才,但他們做事有時就不是很可靠。他們不是很投入,不是很認真,忠誠度較低。香港員工絕大多數都是全心全意,非常忠誠,非常投入。內地人工作不開心就會離職,不會呆在你這裏。香港人則大部分工作勤奮,願意負責到底……因此,香港還是有很大的優勢。——編者
戈:戈峻
盧:盧榮俊
趙:趙斌
高管人才 香港仍比內地多
趙:你到過香港,不過處理的是內地事務,香港不是你最終的工作地點。
戈:當時中國還不是一個獨立的大區,香港則是亞太區總部。我在亞太總部的全盛時期加入,其時香港有500多名員工,現在規模小了。其實,我在香港時,也參與了公司在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越南、澳洲等地的發展項目。
內地政策隨時變 資金管得嚴
趙:你能說一說香港的長處與短處嗎?香港到底還有沒有優勢?
戈:我看至少目前還有優勢。香港的人才集中,信息快,制度靈活,管制少得多,法律透明高效。中國內地有幾個問題:
第一、國際交通不如香港。香港是一個交通樞紐,可飛往全世界,上海就沒有這樣方便,還是要到香港轉機。這是目前不可取代的優勢;
第二、有關外匯管制,香港很靈活,但內地進進出出都要管制;
第三、在內地經營還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譬如我們每次公布員工股權計劃,都要附帶條件,如果有朝一日政策變了,或是外匯進不來了,我們不得不隨時更改或取消計劃。香港沒有這些問題,內地對資金進出還是管得很嚴。
趙:就是投資環境的問題。
戈:至於管理人才,特別是中高級管理人才香港還是比較多。我在香港「浸泡」了7、8年,鍛煉了我的思維方式和做事的認真態度。內地也有很多人才,但他們做事有時就不是很可靠。他們不是很投入,不是很認真,忠誠度較低。香港員工絕大多數都是全心全意,非常忠誠,非常投入。內地人工作不開心就會離職,不會呆在你這裏。香港人則大部分工作勤奮,願意負責到底。
還有,香港的中高級管理人員,做事有迹可尋。他們一般做事嚴格、嚴謹、想得周到,而且有國際視野,思路會更寬廣。因此,香港還是有很大的優勢。
趙:人才的優勢仍在。
戈:是的。而且,由於內地通脹,加上內地這幾年高速發展,中高層的工資已非常接近香港,高端人才的工資甚至比香港更高。
盧:比香港更高?
戈:對。因為他掌握了一些必要的技能,可以向公司要價。公司在別處找不到這種技能,物以稀為貴。
趙:這是因為其他外企也在向他招手,所以他們可以討價還價。要找真正高級的人才,在內地仍不太容易。
盧:香港人到內地工作的適應力有沒有問題?
戈:我在香港讀了EMBA。我班上的同學可約略分為兩種。一類對中國非常感興趣,很想了解國情,很想與內地來的同學交朋友。另一些人則覺得內地很遙遠,與他們毫無關係。他們許多甚至沒有到過內地,看不到內地的發展機會。其實內地許多事情都會影響香港,但很多人沒有危機感,沒有興趣去了解中國的事。他們未來遇到的挑戰肯定較大,事業發展的機會也會少得多。
回流內地 要抱現實心態
盧:你把公司經營得頭頭是道,對中國又如此認識,手下又人才輩出,你的看法肯定值得參考。
戈:如之前所說,我也介入了公司在其他亞太國家的事務,包括做決策等,知道印度在想什麼,越南在想什麼。這些國家現時都在積極研究中國,要到中國交流、合作、尋找商機。
趙:中國人到美國去、到香港去會有適應問題。但現在你是倒過來,從外國回流中國也可能有適應問題。你有什麼感想?
戈:回流內地需要有一種面對現實的心態。如果希望所有事情都如你所料,你就會失望。我回來時就知道,我會面臨許多挑戰。我在學校學了許多,但現實中很多事情會與你的想法相左。當然亦要持有包容的心態,不能總以挑剔的眼光去看事情。
回流內地會有很多暫時不能適應的地方,但是你要看全盤,看大局。中國將會是一個很重要的市場,我們作為華人,中國是最好的舞台。我非常鼓勵我的香港朋友進來內地體會一下,不體會不行。只看香港的報章,有很多負面的報道,會誤導你。其實內地也有很多正面的事,有很多商機,不到這裏來你體會不到。
趙:最不適應的恐怕還不是日常生活的事。
戈:對的。
盧:你在這個平台,對公司有幫助,對中國有貢獻。
戈:是win-win(雙贏)。
(四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