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歐美借IMF再攻人民幣長青網文章

2010年07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7月28日 05:35
2010年07月28日 05: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人民幣匯率爭議沉寂個多月後,西方又再準備向中國施壓,並找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作為最新一輪匯率攻防戰的「打手」。《華爾街日報》昨披露,在英美法德支持下,IMF正草擬一份中國經濟評估報告,內容會直指人民幣匯率遭「顯著低估」。報告能否順利在9月面世,便要看中國會否阻止報告出爐。姑勿論報告最終命運如何,今次IMF的舉措極可能意味着,人民幣升值預期極可能再次升溫,令熱錢加快湧向內地和本港樓市及股市。

英美法德支持作評估

6月19日中國宣布加強推進匯改,放棄只跟着美元走的做法,意味着人民幣將重拾升值的軌迹。當時,西方國家紛紛叫好。然而,當西方發現過去一個月裏,人民幣兌美元只升值0.7%,西方渴望人民幣大幅升值的憧憬當然落空了。

IMF本周一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召開會議討論中國經濟評估報告草稿。《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指出,草稿對北京同意加快匯率制度改革,讓人民幣升值,給予肯定評價,但IMF認為中國仍需要採取「重大行動」來減少人民幣被低估的情况。報道續稱,IMF今次行動,幕後是得到了英美法德等國支持。

中國作為IMF的成員國,理論上可以阻止IMF發表上述報告,但美國據報正向北京施壓,要求中國同意公開報告。自2007年之後,中國就一直不同意IMF對中國經濟進行年度評估,原因是雙方就人民幣政策發生爭拗。中國2008年重新將人民幣緊盯美元,對抗國際金融動盪,但作為IMF最大股東的美國和歐洲,則投訴此政策令中國出口企業獲得了不公平的優勢。

人行高官引佛利民金句論通脹

對於西方再度出招,中方官員顯然也有所準備。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在近兩周便三度公開談及人民幣匯率改革。在最近一次(即本周一)發表的文章,胡曉煉還引用了自由市場倡導者、已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佛利民(Milton Friedman)的話,「通貨膨脹是一種疾病,一種危險的、有時甚至會致命的疾病,如不及時制止會摧毁整個社會」,又說更加靈活的匯率制度,有助抑制通脹和資產泡沫,即在通脹壓力高企時,讓本幣「適度升值一點」。對此,西方的解讀是,中國似乎正利用通脹隱憂,來為下階段的人民幣升值鋪路。

人民幣會否在短期內再有明顯升幅,外界難以準確判斷,但IMF的最新舉措教人意識到,西方已準備重新向中國施壓。對於樓市炒風轉趨熾熱的香港來說,這可能會有火上加油的效果,因隨着人民幣升值預期加大,恐怕會有更多熱錢流向中國大陸及香港。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4年04月21日 10:13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4年04月21日 10:10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4年04月21日 10:10
多謝分享
0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