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併購概念可短炒 留意永亨長青網文章

2010年07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7月30日 05:35
2010年07月30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工行(1398)通過私有化工銀亞洲(0349),投資者急不及待尋找下一名「幸運兒」,本港中小型銀行繼續被炒高。筆者相信,短期併購概念仍會支持一眾中小型銀行股價,不妨留意賣盤機會最大的永亨(0302)。

論經濟增長及由此衍生的貸款增長,內地的銀行業務肯定較本地有前景。儘管如此,內銀仍願意以溢價購港銀,原因在於本港在人民幣步向國際化扮演重要角色,無論在發展人民幣計價投資產品、清算及貿易融資等安排上,不得不借助香港這個踏板,擁有一定零售網點及經營規模的港銀自然吃香。

除了今次工銀收歸「國有」後,近年中資銀行亦積極向中小型銀行埋手,06年先有建行(0939)購美銀亞洲,接着08年由招行(3968)買下永隆。如不計本港銀行同業之間的併購,下一間最有機會出手的內銀股,相信是暫未擁有具規模的香港零售銀行網絡的農業銀行(1288)。當然,買家是誰還是次要,重點港銀仍然有價有市,換言之,中小型銀行併購潮的炒作概念尚未完結。

盈利升派息反跌 被視為賣盤先兆

筆者要強調,併購潮縱然會持續,但洽談往往拖延甚久,短時間內再出現的機會不大,故中小型銀行股只宜順勢作短線炒作,投資者不應持貨至賣盤落實才埋單計數。短炒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從揀選新聞不絕、賣盤呼聲最高的股份,這方面永亨相信是不二之選。

永亨去年表示不時接獲第三方人士接洽,又披露中國人壽(2628)曾洽購公司10%股權,並數度傳出獲工行洽購,反映公司對賣盤採取開放、善價而沽的立場。去年永亨錄得盈利12億元,每股盈利4.08元,較08年度增長3.6%,惟全年派息只有0.7元,比08年還要減少34%。事實上,永隆被招行收購前亦曾使出這一招,因此永亨做法被市場解讀成提高公司帳面值,為推高潛在收購價作部署。

連日上升 短線有機上100元

筆者執筆時,工行還未公布私有工銀的價格,而券商估計出價約2倍市帳率,較工銀停牌前的1.6倍市帳率高出約25%,亦貼近過去10年港銀併購平均1.9倍的作價。永亨股價連日暴漲,昨日一度升至87元的近2年高位,連帶預測市帳率亦推高至1.88倍。若以2倍PB為併購價基準,永亨的確沒有大漲的空間,但畢竟永亨在中小型銀行潛在併購對象市值最大(筆者撇除賣盤機會極低的東亞),股本回報率亦是同類股份最高(見表),理應可享有較高估值。更何况順勢短炒,投資者毋須過分在意現價與潛在合理收購作價的折讓幅度。永亨昨日成交股數急增3倍,升勢似乎有餘未盡,在工銀私有化作價未公布前,短線有機上試95至100元大關,貼市投資者可現價小注上車。

另一種炒法是從估值角度考慮,揀選最抵買的銀行股。只要併購概念存在,當中必定有中小型銀行股急升,而即使平估值公司本身賣盤的機會較低,投資者仍可透過同業股份的價差交易(Pair Trade)獲利。大新金融(0440)及創興銀行(1111)今年預測市帳率分別只有1倍及1.04倍,遠低於永亨,大有炒作估值折讓收窄的空間。

撰文:郭子威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4年05月16日 12:57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4年05月16日 12:57
多謝分享
0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