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大埔區校園驗毒試行計劃顧問報告月底出爐,計劃於過去半年無風無浪地進行,已初步聽取報告的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石丹理指出,報告並非全是好說話,顧問公司將就計劃提出多項建議,又說計劃推行前有人擔心學生與父母或學校之間的關係會受影響等,但他說這些「神話」最終都被撕破。
「10分滿分給9分」
原定由顧問研究18個月才推行的校園驗毒計劃,去年12月因接二連三發生學生吸毒事件被「催生」,社會上爭議聲不絕,計劃先後加上「試行」及「自願」成分,石丹理形容當時有如金融海嘯,要「想盡辦法做啲嘢救市」,又指這急就章的措施「救市成功」,「如果要評分我會給9分(10分滿分)」。
雖然計劃找不出吸毒個案,但石丹理否認達不到成效,他說一個計劃成功與否有不同指標,學生對吸毒的態度及價值觀有否轉變就是其一。他說,計劃推行前外界有很多憂慮,不是說會影響家長與學生關係,便說執行時會影響師生關係,但至今沒人說過出現上述問題。
他解釋,推行計劃兩個目的,分別是令不吸毒的人不開始吸毒,以及鼓勵吸毒的人尋求戒毒協助,而自計劃推出後,首次呈報的吸毒青少年人數的確有減少。他預計外界對計劃的批評不會消失,但強調驗毒只佔計劃的三分之一,餘下是最重要的輔導及教育工作,至於為什麼不將驗毒部分的資源全部調配,他說這需要長時間研究才可決定。
指全港推行欠彈性
石丹理建議政府將計劃延長一年,但對於擴展至其他地區有保留,他指由政府牽頭在全港進行涉及龐大資源,做法亦欠彈性,由各區、各辦學團體、各學校自行制定合適的措施更具彈性。另外,他表示,全港驗毒計劃將於年底展開諮詢,內容傾向修例授權執法人員,對有合理懷疑的市民要求驗毒,但何謂「合理懷疑」、在什麼地方驗毒等仍在研究中。
明報記者 馮樂琳
2024年11月23日 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