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人民銀行放寬本港人民幣業務範圍,對大型銀行和有中資背景的本地銀行,最為有利;相反,欠缺內地背景,兼且人民幣業務份額較少的中小型銀行,似有「邊緣化」之危。不打算沾手人民幣業務的大眾銀行,更是受影響的一員。
大眾金融(0626)旗下大眾銀行,其行政總裁陳玉光指出,資金成本上升、更多港元資金兌換成人民幣,加上預期全年貸款增長8%至10%,料下半年須出動高息爭取存款。
有歐資行分析員認為,如果單是人民幣業務,沒有中資母行作為靠山的中小行,確已被邊緣化,它們需要以本地服務作為競爭,不過他相信人民幣貸款,亦會取代一部分美元和港元貸款,導致中小行的本地存貸業務減少。
馬來西亞股東背景的大眾銀行,在內地尚未註冊成法人銀行,人民幣資金需要有限,陳玉光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該行不打算沾手人民幣業務。
半年已流失15億存款
高盛早前發表報告指,人民幣存款未來由內地湧入,為本地銀行業帶來突破。不過有銀行界人士指出,面對人民幣業務正值高速發展,中小銀行在資源、人手架構均不敵大行競爭,規模效益減少,而中資行又有洞悉先機的優勢,其餘中小行可能只處於被動捱打的位置。
中小型銀行資金來源主要倚賴同業拆借,故拆息一旦抽緊,成本便向上。陳玉光預期,隨着港元和人民幣存在息差,港元存款將會減少,銀行需要再調高港元存款息率。
事實上,大眾銀行上半年已飽受流失存款之苦,半年存款金額量極速減少15.1億元。陳玉光預期下半年貸款增長與上半年相若,全年料增8%至10%。
為配合貸款需求,除以高息吸存款外,亦會考慮再發存款證。大眾上半年已發行2億元存款證集資,及增加金融機構及銀行存款約9億元。
在存款息口增速高於貸款息口,為增加利息收入,大眾擬爭取更多私人貸款、汽車貸款等高息貸款業務,目前上述兩類貸款,佔整體貸款組合約三成。
爭取更多私貸增收入
馬來西亞大眾銀行年前入主JCG(日本信用保證),並易名為大眾財務,在06年收購亞洲金融(0662 )旗下亞洲商業銀行,發展為大眾銀行。
陳玉光表示,目前客戶群較當年收購時已增長3至4倍,在香港分行亦高速發展至30家的適合數目,故未來開設分行步伐放緩,預期每年開2至3家,最終目標為40家分行。
2024年11月04日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