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前會董、醫管局轄下中九龍診所醫生何鴻鈞,涉嫌多次假借家人之名作虛假診症,令診所發出處方藥物,又私自使用多名病人資料作虛假診症預約,再製造病人「甩底」假象。何鴻鈞昨被廉署落案起訴兩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及9項交替罪名,明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答辯。
涉案的何鴻鈞43歲,1994年在澳洲醫科畢業,過去曾有專訪報道指他為拔萃男書院舊生,高考時奪5A。
疑揑改電腦系統紀錄
廉署指出,何涉嫌於07年6月至08年12月間,在中九龍診所任職普通科醫生時,多次作出虛假的診症及診症預約,被控兩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名及9項交替罪名。他已獲准保釋。
廉署較早前接獲醫管局轉介的貪污舉報,經調查後揭發何鴻鈞涉犯罪行。其中一項行為失當控罪指出,何涉嫌揑改醫管局電腦系統紀錄,藉以顯示其多名家庭成員曾多次前往中九龍診所接受其診治,繼而令醫管局向有關人士發出處方藥物,惟事實上他們並沒有前往該診所。另一項行為失當控罪指何涉嫌在多名病人不知情及未予許可下,使用他們的個人資料作虛假診症預約,並促使預約在約定時間前不久被取消或因病人缺席而無效。
涉借家人資料騙藥單
3項交替欺詐控罪指何涉嫌虛假地表示有關家庭成員曾多次到中九龍診所求診,並意圖詐騙而誘使醫管局向他們發出處方藥物。另外6項交替控罪指被告涉嫌不誠實地意圖欺騙而取用醫管局操作的一部電腦,從而作出6名病人的紀錄。
何鴻鈞在數年前曾為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董。該會前會長何鴻光對事件表示惋惜,說不知對方何以作出如此行為。何鴻光說,何鴻鈞為人斯文有禮,對醫管局普通科服務常感不滿,認為其服務水平低、藥物不好及醫生看症時間少,故會主動蒐集資料再促請協會「出聲」要求醫管局改善。何鴻鈞曾在08年底向傳媒表示普通科門診病人「甩底」情况嚴重,令真正有需要的病人得不到服務。
何鴻鈞於04年在中九龍診所任職時曾遭病人投訴講粗口,被醫管局裁定「未能作出結論」。何曾解釋,當時因拒絕為病人處方某些藥物,家屬因不滿而誣告他。
醫協前會長:為人正直敢言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前會長何栢良形容何鴻鈞為人正直、敢言,敢於向衛生署和醫管局管理層反映意見。何栢良說不評論廉署個案,但公立醫生為家人診症原則上無問題,最重要是確有這名病人,診症時要客觀及準確診斷,醫生為家人寫紙取藥也可以彈性處理。據知,有些精神科病人不返去醫院覆診,但家人可以向醫生報告病情,並由醫生寫紙給家人代病人取藥。
九龍中醫院聯網發言人說因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未能評論,院方會配合廉署調查。發言人又說,有關員工現正休假,休假後會被調離原職。
2024年08月27日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