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日前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體學習中,胡錦濤罕見地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表講話,為下一階段內地文化建設方向定下總調。分析人士稱,胡錦濤對文化體制改革提出了許多新論斷、新觀點,亦可視為對「科學發展觀」理論的又一層豐富。科學發展觀已不能單單理解為「如何發展」,其更深層次涵義開始指向「如何生活」,新文化建設運動的開始即是為民眾創建新的生活方式開闢道路。
8月2日至5日,官方媒體對胡錦濤的講話進行了密集解讀。《人民日報》連續4天在頭版發表評論員文章,稱「經濟之『危』,往往是文化之『機』」,中國文化建設「正迎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的一系列有利條件已經具備」。
大推文化建設改革運動
在2007年十七大時,中共首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總體佈局提出「四位一體」理論。其中,政治建設、經濟建設在近年來甚有聲色,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則一直偏弱。
新一輪文化建設運動藉中共理論家之口提出了「講發展必須講改革」的口號,並且在多處透露出未來文化體制改革將「不破不立」的信號。《人民日報》的幾篇評論提出,文化的全面繁榮「正是建立在新體制對阻礙文化發展舊體制的突破之上」,要「衝破觀念的禁錮,打破體制的障礙,完善政策的支撐」。胡錦濤明確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有4項重點,可概括為「三個加快、一個加強」,即加快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加強對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引導。
分析人士稱,本輪文化體制改革除有提升中國國際地位、增加在國際事務中的參與性和話語權等實用考慮外,對內的主要目標是「滿足民眾精神文化需求」。
新華社周二(3日)發表評論員文章提出,未來文化體制改革「要突出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責任」,此外,還要「突出文化產品『以文化人』的功能」。
鍾鳴九
2024年09月11日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