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首隻人民幣計價基金終獲證監會放行,由中資機構海通證券跑出,基金將投資中港兩地人民幣債券,下月向公眾發售,標誌着金融機構發行人民幣產品又邁進一大步。另外,恒生銀行(0011)旗下恒生投資管理亦擬申請為一隻內地債券基金加入以人民幣結算作為單位。
7月中旬人行修訂「清算協議」,容許金融機構發行更多人民幣產品,券商已摩拳擦掌推出人民幣基金。消息指出,海通證券發行的人民幣基金屬債券基金,只接受以人民幣認購,信託人為中銀保誠,下月起於本港4家銀行發售,包括匯豐和中銀香港(2388)。基金將投資內地及本港的人民幣債券,然而是否把募集的資金以人民幣QFII(前稱小QFII)進入內地投資,消息則未有詳細交代。
證監會昨發新聞稿指出,已認可首隻向香港散戶投資者銷售的人民幣計價基金。副行政總裁張灼華指出,隨着境外使用並持有人民幣的情况漸趨普遍,市場對於以人民幣計值的投資工具及金融產品的需求日增。
恒生債券基金 申推人幣結算
恒生投資管理亦把目前發售的「恒生中國內地債券基金」,向證監會申請加推以人民幣結算的單位,該基金之前只接受以港元認購,並以QFII額度到內地買賣人債。恒生投資管理董事兼董事總經理馮孝忠表示,目前基金規模約11億元人民幣,新收集的人民幣資金會投資在本港的人債,不涉回流到內地,合乎現時本港使用人民幣資金的法規。以港元或人民幣投資該基金,回報率相同,惟投資者或會因貨幣升值而享額外利潤。
目前本港人債在二手市場數量有限,馮孝忠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機構到港發人債。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亞洲開發銀行與世界銀行旗下國際金融公司(IFC)亦有意在港發行人債,期望成為首批在港發行人債的外國公司之一,後者計劃發行額度相當於5000萬美元,債券年期介乎3至5年。
銀行公會署理主席、渣打香港區公司管治及策劃推動主管譚何錦文指出,市場對人民幣產品反應積極,預期產品會愈趨多元化,可進一步深化人民幣業務發展。她續指出,下半年人民幣存款上升速度應會較過去數月更快,料年底破千億元人民幣大關。截至6月份底本港人民幣存款達到897億元人民幣。
2024年10月02日 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