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日前在一個研討會上,廣東省政府參事黃樹森批評廣東人過於務實而變得膽怯或信心不足。他的這個評語,跟汪洋說三成參與「撐粵語」活動的年輕人是受到利用一樣,得不到半個廣東人共鳴。
因為無論務實還是膽怯的廣東人,以及有無參與過反對「撐粵語」活動的年輕人,都不會承認。
新博物館缺失多 館方懶理
廣東人並非信心不足,而是自信爆棚,最近開門迎客的廣東省博物館就是一例。廣場還在鋪設磚塊,門前的路還未修通就敢開張,不怕參觀者摔倒索賠,這不是自信是什麽?領導人去參觀的新聞充斥報刊頭條,但的士司機却不知道怎麽走,即使給出詳細的地址(珠江東路2號),兜轉了半天(多花了10元人民幣車資)還是只能到達距目的地100米外的地方。報紙也指出了指示牌缺失的新聞,但博物館還是沒有改正的意思,這不是自信是什麽?
這個博物館的大門口跟中國所有法院的設計一樣,入場者要走幾十級樓梯才能進門,而地面的門口則寫着「貴賓通道」,這與全國鼓吹的「以人為本」南轅北轍,廣東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怎麽就信心不足呢?此外,館內每15分鐘就宣傳廣播一次,不怕擾人雅興,英語發音不正也不自覺,都是信心爆棚的表現。而在呼籲參觀者不要坐在覆蓋展品的玻璃上,却只用廣州話而不用普通話,似乎廣播員知道,這種不文明的行為只有本地人才做得出來,於是家醜不外揚,這才是黃樹森所批評的過於務實而變得膽怯吧。
阮紀宏
回應 (0)
2024年10月19日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