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接連有旅行團遇上不禮貌的待遇,政府要求旅遊業議會長遠延長旅客熱線電話至24小時運作,估計每年成本達百萬元,但花費這筆錢,卻可能效益不大,因為旅遊發展局在辦公時間以外收到的電話留言,平均每日不足1個。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這不符合成本效益,應研究其他折衷方法。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劉吳惠蘭上月與旅遊業界代表開會後表示,要求旅議會由本月起將現有的熱線延長運作時間至凌晨12時,長遠更要24小時運作。不過,據本報了解,此舉的成本並不便宜,即使只是每天下午5時至翌日9時找人接聽,外判公司的每月收費約9萬元,換言之,即每年要花近100萬元;即使外判接聽熱線時間至午夜12時,估計每月仍要3、4萬元。
非辦公時間 每天不足1來電
然而,半夜時段會有多少旅客致電呢?據旅發局回覆本報查詢的資料顯示,該局的熱線服務時間由每日早上9時至下午6時,平均每天有100至120個來電,當中六成來自旅客,但辦公時間以外,每月大概只有20個,即平均每天不足1個。
下月改辦事處接查詢
旅發局總幹事劉鎮漢曾在訪問中透露,該局電話查詢熱線外判給某電訊公司接聽,但遊客的電話查詢有限,外判接聽每個電話的平均成本居然幾達30元,故該局下月將改由自己辦事處接聽電話查詢,雖然要增加設備,但每年可省回百多萬元。
旅議會主席胡兆英表示,目前在辦公時間以外,會將電話轉駁到職員輪流負責,但長遠的熱線運作模式仍在研究。據資料顯示,旅議會每年開支約2200萬元,故若要支付24小時熱線的費用,亦有點吃力。
立法會旅遊界代表謝偉俊認為,若熱線成本要百萬元,但旅客查詢不多,並不值得去做,應研究其他折衷方法。他舉例,既然警方是24小時運作,不如清楚向他們提供一些緊急的聯絡人方法,似乎更符合經濟效益。
明報記者 張岳弢
2024年10月23日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