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位於大嶼山的愉景灣,戶外環境美不勝收。屋主有感室內空間未能用盡,請來設計師為單位變身,保留簡約的陳設,加入更摩登和耐看的元素,同時引入自然景色,還擴闊了客飯廳和廚房的面積。
牆身髹上綠色 清新自然
翻新前的家居為常見的設計,物料以木材及玻璃為主,白色的牆身、柚木地板、歐式窗簾和吊扇燈等。翻新後,客廳與玄關的變化不大,但最大轉變為梳化背後的牆髹上綠色,白色薄紗窗簾質感輕巧,可以透入更多光線。白色的啞面地磚,令室內自然風格更強烈。玄關位設置一塊黑白色的屏風,使外人不至可從大門外望通全屋,為屋主保留點點私隱。
板石牆帶來粗獷質感
為了營造自然的環境,客廳的影音區以板石為主題牆。板石牆由落地玻璃一直延伸至影音櫃的背後,深木色帶來粗獷原始的質感,白色的地櫃有如長形的盒子,承托起影音器材之餘,又提供充夠的空間存放唱片及影碟。
原則廚房內有工人房,客飯廳的空間不算寬敞。設計師考慮到這間屋沒有聘請工人,便把工人房拆掉和將廚房往內移,飯廳則用上廚房的舊有位置,加上開放式的廚房設計,令室內更加開揚,盡用每一吋空間。
主人房採用原色橡木地板,牀前的黃色花卉圖案繪畫,貫徹全屋的自然風格。房間可以望到遼闊的海景,裝修前睡牀貼近窗邊位置,日光照射時會令人眩目,因此屋主要經常拉上窗簾,白白浪費了優美的風景。為改善這個情况,設計師把睡牀拉遠了一點,並在窗旁擺設一張休閒座椅,隨時欣賞到窗外景色。
兒子的房間是充滿繽紛和活力的角落,最矚目的是一把把的模型手槍,以及排列整齊的模型飛機。裝修前,他的收藏品只是簡單的放在一旁,現在便有機會讓他把收藏品化成裝飾物,活像一間小型的軍事博物館。此外,牆身和衣櫃巧妙地用上「人」和「狗」的趣味圖案(Keith Haring作品),顯示年輕人跳脫的一面。
撰文:林莉莉
2024年10月24日 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