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調控趨中性 內銀獲重估長青網文章

2010年08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8月09日 05:35
2010年08月09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保險新政有助提升投資回報,而內銀股大環境亦陸續向好,市場一致預期,在外圍環境仍未明朗,內地經濟增長勢頭亦有所放慢下,中央在壓制銀行放貸力度,會由收緊轉趨中性。雖然不至於鼓勵放貸,但始終內銀股估值偏低,已具備足夠空間獲得重估,考慮到中期業績理想,短線亦會對股價提供支持,料本季可望穩步上揚。內銀股今年估值持續處於吸引水平,主因是政策變數多令投資者避之則吉。首先是全年限貸7.5萬億元,並且要嚴格按照4個季度3:3:2:2之比發放,導致市場憂慮生息資產增長放緩。此外,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的貸款規模和資產質素,遲遲未有一個清晰的輪廓,始終貸存業務是一門利錢微薄的生意,每放貸100元才獲利2元至3元,若貸款組合出現中至高單位數,甚至雙位數字的損失,對盈利和資本充足程度將帶來毁滅性的影響。到最後,09年新增貸款近10萬億元,很多內地銀行已「借得太盡」,加上監管當局要求提升撥備覆蓋率,集資陰霾成為股價的緊箍咒。

麥格理:內銀中期多賺26%

但說到底,變數還變數,只要業績能交足功課,盈利始終會為股價帶來支持。再者,上述變數已於下半年大致取消,市場對整個板塊的信心回復,將會是獲得重估的主要動力。

論上半年表現,首6個月仍批出4.6萬億元,貸款規模繼續增加;淨息差方面,雖然未有加息欠缺最重要的擴闊動力,但中央限貸令銀行主攻高收益的中長期貸款比重,故淨利息收入還是會向好。另外,內地負實質利率問題持續多月。近期受到水災影響,糧食漲價壓力又升溫,保值成為內地居民迫切解決的問題,銀行和保險公司的高息產品大行其道;再計及通過出售信託理財產品的方式,曲線向企業提供貸款所帶來的費用收入,預料上半年非利息收入表現相當強勁,增長隨時可接近30%。麥格理就預期,內銀股整個板塊,中期盈利會大幅增長達26%,總額達2540億元。

地方融資問題影響微

至於市場最憂慮的LGFV問題,輪廓亦漸見清晰。參考德銀報告,除了民生銀行比例較高外,LGFV貸款只佔各行貸款組合的6%至15%,當中亦僅10%至15%的項目現金流較弱須當地政府承擔,對整體資產質素的影響相當輕微。考慮到行業融資工作已大致完成,僅建設銀行(0939)、中信銀行(0998)尚未伸手,整個行業變數較上半年大幅減少,市帳率將可穩步回升至正常水平。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4年10月31日 12:59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4年10月31日 12:59
多謝分享
0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