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富豪二代進佔不少重要公職,其中在2004年成立、主要拓展粵港經濟合作的「大珠三角商務委員會」,35個委員會職位中,近三成由富豪二代進佔,部分更出現「世襲」,即叔父退任後,由侄兒頂上。有學者質疑,這批「太子黨」加入委員會的目的,是為家族尋找內地商機,而非為大眾服務。
董建華時代產物 拓粵港合作
大珠三角商務委員會是前特首董建華時代的「產物」,於04年3月成立,目的是拓展粵港經濟合作,讓兩地商界交流,並向政府提供加強兩地合作的建議。
政府首次委任時,委員會只有3人屬於富豪二代,包括李澤鉅、董建成及霍震霆,佔總人數32人不足一成。但今年初第四度委任時,富豪二代增至10人,佔委員會36人近三成(陳岳鵬出任特首辦特別助理後已離任,現剩35人),包括商人林建岳之子林孝賢、政協施子清兒子施榮懷、信和黃志祥之子黃永光、華置劉鑾雄之子劉鳴煒,餘下委員則多是行會成員和建制派成員。
細看委任名單,更發現有「承襲」的例子,例如董建華胞弟董建成自04年起「坐足」6年退任後,年初其侄、董建華之子董立新便接獲委任;霍震霆在06年退任後,其弟霍震寰便獲委任至今。
學者質疑助尋內地商機
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質疑,富豪二代加入委員會目的,只是代其家族到內地尋找商機,讓這班二代多結識內地官員,「分餅仔之餘,更分享內地商機」。城大專業進修院學術統籌宋立功亦批評,委員會已淪為富豪之間、富豪與內地官員的「交際委員會」,令人難以信服是為港人服務,公眾至今亦不清楚此委員會對香港在珠三角發展中有何貢獻。
回應 (0)
2024年11月03日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