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黃衛平對本報表示,中國人民銀行政府周四將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下調,是由於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發生變化,在一籃子貨幣政策下,匯價升跌要視乎多種貨幣起落及佔外匯儲備多大比重,歐元和美元無論哪一個發生變化,人民幣都會隨之變動。黃教授認為,人行調低人民幣中間價,不會對中美關係造成太大影響,中美關係「好不到哪裏去,也壞不到哪裏去」,而且中國通脹嚴重,就更不可能對外開放匯率。
匯改不提「升值」 中國早留餘地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袁剛明則向本報表示,今次下調匯率,絕對會是一個趨勢,因為目前形勢的發展,已超出了中國政府6月中旬提出採取更具彈性匯率政策時的預期。當初提出人民幣「匯率改革」這字眼而沒有直接說「升值」,完全是中國政府在給自己留有餘地。
雖然6月中的匯改政策令隨後召開的G20峰會,沒有將人民幣匯率列入議題,但袁剛明教授直言,他當初就反對匯改,「在經濟下滑的時候,絕對不要打腫臉充胖子」,正是因為當初的錯判,令中國目前「非常被動」。但他強調,這是中國自己的問題而非世界的問題。他認為,中國政府在房地產和人民幣問題上的一系列錯誤判斷,造成了今天的局面,中國經濟增長確實已「嚴重放緩,回到2008年經濟二次探底的水平都有可能」。至於今次讓人民幣匯率下調,對亞洲鄰國的貨幣政策會否產生連鎖影響,引來鄰國採取貶值策略,袁教授認為不大可能。
回應 (0)
2025年01月05日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