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廣州、深圳兩地物價飛漲,但最低工資並未同步增長,暨南大學學者的最新研究表明,這兩個城市的最低工資為每月1100元(人民幣•下同),但打工仔想養活一家人,每月至少要掙1235元,若想達到溫飽並支付教育和文化娛樂費用,至少要掙1300至1500元。學者提醒,珠三角接連發生工潮、工人跳樓的根本原因,就是工人對生活的需求不能滿足,呼籲提高最低工資。
廣州今年「生存」成本上升10%
暨南大學統計學教授韓兆洲最近發布《我國最低工資標準現狀問題、ELES科學測算結果和建議》,將居民支出分為食品、衣著、居住、雜項商品、交通通訊、家庭用品、醫療、娛樂教育文化8項,再將低收入者的生活狀態分為3類,如果收入能支付前4項開支即為「生存」,能支付前6項為「溫飽」,若再有餘錢可用於醫療、娛樂、教育和文化,則可算「發展」。
韓兆洲計出,在廣州,09年要「生存」需要月入1123元,若考慮今年通脹因素,2010年的「生存」成本還要再上升10%,即1235元,「溫飽」則需1323元,「發展」需1523元,但最低工資僅1100元。「不要小看這200多元的距離,對於低收入的人來說,這可以讓他不欠債,也存不下錢,基本達到收支平衡,如果你只給他1100,他可能還要借債。」
粵13年GDP升7.4倍 最低工資增1.7倍
此外,打工仔還要養家,廣州和深圳的「實際贍養指數」分別為1.7和1.9,即每名打工仔的收入除要養活自己外,還要供養0.7和0.9人,多數是家中小孩或者老人。韓兆洲認為,如果最低工資不能滿足「發展」要求,工人無法支付自己和子女的醫療和教育費用,問題堪憂。
韓兆洲指出,珠三角地區近期連續發生工潮,深圳富士康工廠有工人連續跳樓,「這些事情的根源就是工人的生活需要不能得到滿足,對生活失望」,他認為,1995至2008年間,廣東GDP增長7.4倍,但最低工資標準僅增長1.7倍,大大滯後,故極待提高。
(明報記者報道)
2025年01月10日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