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屋漏兼逢連夜雨,周中雙底衰退的陰霾尚未消化,政府又突然「出招」遏抑樓市炒風,多隻藍籌地產股「聞風先挫」,拖累恒指由升轉跌並連跌4個交易日,收市跌34點,其中「大地主」新地(0016)下挫1.46%,沽空比率達33.7%,相當於每100元的成交額中有33元屬於沽空盤。
恒指在午市最低曾跌至21012點,跌穿俗稱「牛熊線」的250天移動平均線,最後以21071.57點收市,跌34點,仍能守在牛熊線上。全日成交回落至576.9億元,總結全個星期累積下跌602.9點,是自7月初以來最大的單周跌幅。藍籌地產股為跌市重災區,新地、長實(0001)、新世界發展(0017)、信和(0083)、恒基(0012)以及九倉(0004)這6隻藍籌地產股,在中午傳出政府「出招」後跌勢轉急(見另文),收市跌幅介乎0.7%至2.66%,合共拖低大市近30點。中移動(0941)及匯控(0005)則跌1.84%及0.5%,拖低大市53.7點。
究竟「新9招」會否如冷水般向一眾地產股「照頭淋」、拖累股價呢?瑞銀亞洲房地產研究部的主管王震宇認為,措施從增加土地供應以及增加投機成本着手,反而有助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因此維持地產股吸納的投資評級,長實及新地的目標價維持在137.4元及171.7元。
建銀:低息下 樓市難大跌
建銀國際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顏偉洪則認為,地產股股價短期難免受壓:「地產股股價會有些少壓力,因為措施打擊投資需求,發展商(新盤)開價亦有難度,令樓價受壓,估計要跌幾個巴仙,但中小型樓或會繼續炒。」不過他認為,在低息環境不變下,本港樓市不會大跌。
蘇格蘭皇家銀行亞太區地產研究部主管吳嘉俊則認為,「新9招」暫時對樓市影響有限;政府希望通過新的政策測試市場反應,再定奪下一步的政策走向。他說,如果政策有進一步變化,將會通過10月出台的施政報告公布。
吳嘉俊指出,香港每年樓價上升5%至6%是合理的,但從中原地產數據看,今年截至目前已經上升了12%,明顯突然上升。他說:「如果在目前這個水平繼續上升,政府或會有下一步大力打壓的政策出台;若到年底價格保持平穩,則政策會相對保持平穩。」
吳認為,政府有很多有效的政策可出台,包括提高印花稅和明確公屋重建等等。他又指出,近期成交量已經有所放慢,若觀望氣氛持續,樓價或會有輕微下調。
環球資金流入固定收入基金
事實上,市場在美國聯儲局未有「加碼」救市後,早已充斥負面情緒,市場對中、美兩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憂慮,反映在最新的資金流向上。
根據專注追蹤環球資金流向的研究機構EPFR,所發表的最新報告顯示,截至周三(11日)為止的一個星期,資金由股票基金流向固定收入基金,至於風險最低貨幣市場基金(Money Market Fund)更加是自09年第一季以來,首次錄得連續3星期的資金淨流入,反映投資者入市態度愈趨審慎。
(明報記者李鴻彥、王融融報道)
2025年01月12日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