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瑪麗「別嘌醇」 毛霉菌超標67倍長青網文章

2010年08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8月14日 05:35
2010年08月14日 05:35
新聞類別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8名癌症病人疑服用受污染的降尿酸藥物「別嘌醇」,因毛霉菌致死,死因庭昨日續審。衛生署化驗人員表示,從瑪麗醫院藥房檢走的別嘌醇中,化驗出每克樣本含毛霉菌量超標8至67倍,從廠房檢取的樣本藥丸更超標近200倍。

去年3月初,衛生署發現屯門醫院及瑪麗醫院有病人服用別嘌醇後感染毛霉菌,緊急到醫院回收有問題批次的藥丸。衛生署藥劑師楊義輝供稱,去年3月6日晚上到瑪麗醫院藥房封存檢取4個批次、每瓶1000粒的「帶菌」藥丸,其中一瓶已開封。楊表示次日凌晨把樣本交予衛生防護中心公共衛生化驗服務處科學主任張子良檢驗。

歐化藥業廠房 檢4批次受染藥

張子良供稱,在4瓶別嘌醇樣本化驗出大量小芽孢根霉菌(其中一種毛霉菌),每克含菌900個至6800個,較安全標準每克100個,超出8倍至67倍。張子良其後搜查別嘌醇生產商歐化藥業的廠房,檢走該4個受污染批次的剩餘藥丸、藥丸材料、半製成品及環境樣本化驗。

廠房樣本超標200倍

張解釋,每個批次藥丸按指定數量入樽,剩餘藥丸便要保留在藥廠內。那些「出事」批次的剩餘樣本同樣含菌量「爆標」,每克含菌量介乎2500個至2萬個,高出安全水平199倍。

張補充,只有在生產別嘌醇的房間檢走的環境樣本中,找到小芽孢根霉菌。他回應事主陳瑞光遺孀伍美珍提問時指出,潮濕環境有利於小芽孢根霉菌生長,人體的溫度亦適合該菌生長,但需考慮腸道內其他環境因素。

屯門醫院及瑪麗醫院藥房職員昨亦上庭解釋採購、交收及分派藥物程序,他們指別嘌醇藥丸到達醫院後,會放入小瓶以便分派給院內病人。研訊下周二續,將傳召港大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作供。

【案件編號:CCDI259-262、283-286/09】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5年01月18日 10:42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5年01月18日 10:42
多謝分享
0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