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以發現國家命名 約定俗成長青網文章

2010年08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8月14日 05:35
2010年08月14日 05: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醫生表示,科學家將新發現的有抗藥性基因的細菌,以發現的國家或地方命名,或是以發現細菌的人命名或發現細菌的醫院命名,差不多是約定俗成的做法。以往國際醫學期刊《刺血針》曾試過稱中國為惡菌大國,中國也沒有作聲。

何栢良說,印度提出反對命名的意義不大,最重要反而是要提高資訊的透明度,如提供感染個案的數據,該國作了什麼預防感染的措施,以及感染風險數據,以釋除外界疑慮。他指出,印度的醫療旅遊目前是全球最大,經濟收益很高,故印度責無旁貸需要公開惡菌感染的資訊及預防措施。

香港腳被英國人「發揚光大」

以地名命名的疾病或病菌過往亦曾惹起爭議。去年H1N1流感自墨西哥開始蔓延,起初有人稱為「北美流感」,但在美國施壓後,世衛將流感易名為「H1N1甲型流感」(新流感)。另一方面,1968至1969年在香港首先發現的流感被稱為「香港流感」,1918至1919年肆虐歐洲的「西班牙流感」,到現在都是全球通用的流感名稱。至於俗稱「香港腳」(Hong Kong foot)的足癬,則是因英國人在香港感染後將其視為本港流行病而「發揚光大」。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5年01月21日 10:22
多謝分享
0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