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海股最近動作多多,繼錦江國際(2006)公布購入同系公司旅遊業務後,上實(0363)亦於前日宣布收購姊妹公司地產業務,長遠可擴大日後發展地產的能力,但考慮到短線可能面對的政策風險,可候低於35.5元吸納。
恒生指數昨日窄幅上落,高低波幅不過是200點,收市報21137點,升25點,成交額467億元。賣地氣氛良好,地產股僅微升,新鴻基地產(0016)升0.5%,收報110.5元;信和置業(0083)升3.6%,收市報13.76元;長江實業(0001)、新世界發展(0017)、嘉里建設(0683)及嘉華國際(0173)升幅介乎1.1%至1.9%。
折讓價收購滬津青哈地皮
上實日前公布,收購發展房地產的姊妹公司之權益,屬利好消息。上實公告指出,計劃斥資51.3億元(人民幣•下同),收購姊妹公司上實發展約64%權益。上實發展在上海、天津、青島及哈爾濱等地,合共436萬平方米土地,是次收購須等待股東會批准。
根據花旗計算,收購完成後上實的土地儲備面積增至1526萬平方米,應佔土地面積994萬平方米(上實公告指建築面積達2218萬平方米),變身成中型內房股,是有一定看頭。上實是次收購,較資產凈值(Net Asset Value)有一定折讓。按獨立測量師戴德梁行估計,上實發展持有物業市值為274億元,上實以51.3億元收購約64%權益,收購價較其資產凈值折讓56%。據花旗的估值,則折讓14%,取中間數折讓35%,亦算合理。
美銀:業務整合「短苦長甜」
正如美銀報告提出,上實是次收購是「短苦長甜」的動作。該行指出,是這次收購是一次策略性行動,可消除上實與姊妹公司業務重疊的情况,把房地產業務集中到上實一個平台之上,形象更為鮮明。
花旗對上實收購的時機不感到特別興奮。這也難怪,皆因在「新國十條」之下,上實內房大本營上海的成交量大為減少。當地傳媒報道,監管機構授意拒批京滬出第三套房貸款,宏調政策鬆綁的憧憬破滅,當地7月份的交投回復至低迷狀况,預期非一時三刻能夠恢復。上實在此時進行大型收購,須面對一些政策風險。
不過,上實具財政實力去發展項目。首先,上實的公路、煙草及水務等業務發展成熟,提供穩定的現金去發展地產。另外,上實為擴大物業資產,去年至今已出售了多項非核心業務,手頭現金足以應付收購。
上海電氣或成下一重組對象
本欄認為,上實收購短線雖然要面對一些政策風險,中線是可以審慎樂觀,但短線需要有更大的「安全空間」,建議可於35.5港元吸納,目標價可參考里昂的42港元,止蝕位放在32.5港元。
上實與錦江的注資行動,其實是上海市國資委加大把國有資產證券化的行動。本港上市公司中,還有上海電氣(2727)母公司有資產可注入,該股昨市升2.7%,收報3.75港元,說不定是下一個重組對象。
撰文:曹嘉聰
2025年03月06日 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