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內地上周公布多項的經濟指數均遜預期,焦點亦由中央大力調控轉移至經濟急速放緩,市場氣氛頓時逆轉。德盛安聯旗下的研富資產管理(RCM)董事兼高級基金經理鍾秀霞相信,中央會觀察經濟情况多一段時間,才決定是否需要調整調控政策,目前談「鬆綁」實在言之過早。但她承認,外圍不明朗因素增加,令中資企業盈利的可預見度大打折扣,內需股所受影響相對較輕微,可作選擇性吸納。
去年下半年的經濟指標基數較高,市場早已估計今年下半年升幅將明顯減慢。然而,7月份數據卻弄得市場滿地眼鏡碎,不論是固定資產投資、廣義貨幣供應(M2),還是反映內地消費市道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金額增幅均遜於預期,預示內地經濟大幅放緩的風險正在增加。鍾秀霞認為,數據差是意料中事,相信當局亦不會感到意外,未來數個月中央將繼續靜觀其變,暫時不會貿然「鬆綁」,將早前推出的調控措施收回。
中央壓樓市 料不會貿然鬆綁
「中央懂得把握上半年經濟增長步伐較快的時機進行調控,例如銀根正常化。現時放緩並非意料之外的事,出口總不可能維持三成多按年增長的吧?(美國)探雙底(衰退)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對內地經濟造成的衝擊,中央現時會採取觀望態度,密切注視經濟表現的變化。內地上半年採取緊縮政策,因為09年過於寬鬆,今年下半年施政則趨向中性,但現階段鬆綁的機會不大,始終要公布多一些數據,才能確定內地經濟是否真的放緩。此外,中央4月推出的打壓炒樓措施,惟目前樓價未見大幅回落,或許要等稍後新供應增加後,樓價才出現較大調整。如果現時貿然鬆綁,便不能達到為樓市降溫的預期效果。」
經過上半年因低基數而產生的「蜜月期」,美國下半年經濟無可避免亦會「開慢車」,市場預測第3季及第4季GDP將分別錄得2.5%及2.6%的增長,擴張速度明顯較首季的3.7%慢。
鍾秀霞表示,在宏觀環境充斥不明朗因素的環境下,中資企業的盈利可預見度不高,德盛中國基金對受外圍經濟影響較大的行業如出口、周期性股份維持審慎態度,只可作選擇性買賣,尚未值得長線持有。「周期性股份下半年的盈利表現不致太差,因為距離第4季只有個多兩個月了,訂單減少的影響可能要在明年首季才反映。」
中產冒起 高價車需求有保證
鍾秀霞不諱言,現階段揀股更加要講求盈利穩定性,能夠在2011及2012年度同樣交出成績來的股份,會是基金的首選,而內需股正符合這要求。她表示,相比其他行業,內需股受外在因素影響較微,獲熱衷投資中國市場的資金青睞,可惜普遍內需股的市值不大,形成整體估值偏高的情况。再者,個別公司的業績或會令市場失望,所以基金即使是增持內需股,也絕非「漁翁撒網」,選擇性吸納會是較合適的策略。
她以汽車股作例子,說明一些市場憂慮增長前景的行業,當中亦不乏投資機會。「去年有國策扶持,加上汽車銷量基數高,汽車股今年的經營環境充滿挑戰,例如面對存貨上升。不過,去年表現相對遜色的中高檔汽車市場,今年有望保持穩定增長,因為隨着財富效應及中產人士冒起,高價車具有增長空間,而汽車分銷渠道相關的股份亦可受惠。」
食品股多具實力 議價能力高
儘管上月通脹升至3.3%的21個月高位,小麥、糖等原材料價格維持高企,她對食品股持有正面的看法,理由是不少公司的品牌具有知名度,大大提高其議價能力,相信可透過加價彌補生產成本上升的困境。至於同樣受散戶擁戴的百貨股及運動服裝股,鍾秀霞認為前者在開店的執行能力挑戰不少,後者則要面對外資及本地同業的價格競爭,而且估值不算吸引,投資價值不及食品股。
撰文:徐惠芳
2025年03月07日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