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西九文化區的3個概念規劃方案出台,昨首次整日展出,逾1400人到場參觀。本報記者現場訪問了99人對設計的喜好,發現3個設計平分秋色,34人表示最喜歡本港設計公司推出的《文化經脈》,稍比其餘兩款設計多出數人,但屈居第二的《城市中的公園》在「最綠化環保」方面,壓倒其他方案(見表)。
明報記者 曾愛盈 梁琬珊
西九文化管理局表示,截至下午5時,會展展場共約1400人進場參觀。記者昨午1時前進場,場內僅10人左右參觀,午飯時間後人流明顯增多,當中不少是建築設計業內人士前來觀摩,也有家長帶同子女前來,順道做公民教育。3間顧問公司各自派員在展場內介紹設計,除展出傳統硬件模型,又以遊戲、3D平面圖等科技表示設計概念,吸引市民駐足觀賞。
官方問卷太長 「像答考題」
從事建築業的鄧先生批評,政府斥資1.5億元得出這3項設計是「浪費金錢」,亦有數名市民指西九文化管理局推出的問卷「太長篇,像會考作答題一樣」,減低其表達意見的意欲。本報記者在下午1時至4時半在場內抽樣調查,結果反映市民多認為「各有各好」。最多人認為《文化 新尺度》最能帶出本地的文化藝術,交通亦最方便,但《城市中的公園》的綠化環保概念最重,而《文化經脈》則在海濱設施最獲青睞,較得年輕人歡心,亦有人認為最終設計應把3個規劃融合一起。
居西九英國人:盼更多空間供兒童玩
在西九龍居住了30年的英國人Clynes表示,區內發展會影響下一代的成長環境,故帶同一歲兒子前來了解。他批評香港的建築物太多,希望新發展區有更多空間供兒子成長玩耍,「我期待在這裏看見雀鳥和蝴蝶,讓兒子可在外地般踩單車、跑步、做運動」。他選擇了《城市中的公園》為最愛之作。12歲的黎同學認為《文化經脈》最吸引及最有文化特色,批評《城市中的公園》種植5000棵樹的設計「行唔通」,「眾所周知,康文署管理樹的方法不大好,若政府在這方面不作出改善,我認為這5000棵樹也不會管理得妥當」。從事建築的鄧先生傾向喜歡《文化 新尺度》,認為方案中的環迴吊橋有地標作用。
2025年05月09日 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