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勞動力仍過剩 勿盲目加工資長青網文章

2010年08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8月23日 05:35
2010年08月23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談到中國快將推出的「十二五規劃」(即2011年至2015年的發展大計),將會提出「收入分配」,即提高勞動階層的工資,胡祖六顯得很有意見。「收入分配當然可以提,但若成為國家未來若干年的政策重點,那就可能大錯特錯。」

「我們不能矯枉過正,中國還是個勞動力過剩的國家,農村有數億勞動人口,城市失業率亦很高。若工資持續地過快地上升,勞資關係不斷趨於惡化, 將對企業成本和投資商業環境有較大負面影響。 外資企業投資意願也將受挫,它們會跑往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去。」

重點搞收入分配 大錯特錯

今年以來,內地多處爆發工潮,最經典是台資手機代工生產商富士康(2038)要提高工資一倍,東莞等地的最低工資亦大幅提升兩成。胡祖六說,今年工資大漲,若只是一次過還說得過去,因為過去兩年沒有增加,落後於生產力提升。但若這成為趨勢,將會很危險。

「大家忘了鄧小平那句說話嗎?『發展才是硬道理。』過去30年,幾億人擺脫貧窮,就是因為中央讓地方、 企業、和老百姓自由與積極性,一心一意搞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成就,而不是靠繼續吃『大鍋飯』,突出收入再分配的結果。」

「要實現收入更加平等的目標,就要先把GDP的蛋糕做大,有經濟成長才能談收入再分配。否則我們便會重蹈計劃經濟時代以及拉美,希臘等搞民粹主義的覆轍。」

環保創新推內需更迫切

胡祖六認為,「十二五」更加逼切要搞的,是環境保護、自主創新及推動內需。「我們已經是全球能源消費及碳排放的第一大國,森林植被破壞嚴重,城市空氣質素極差,水污染非常嚴重, 對人民生活品質與健康造成了威脅。」

另外,要創新,就要讓中小企發揮活力。現時內地有評論指中國應該培育一批超強大的國企,與外國企業爭天下,但胡祖六極反對這看法。「台灣、德國及美國,有成功的全球市場領先的大企業,但也有大量中小企業,經濟因此而有活力。若果中國繼續國進民退(即國企搶佔民企的市場),把資源集中到做少數大型國企,而忽視了中小私企的成長, 中國經濟不會有活力,和競爭力。」他指中央不斷喊口號要扶植中小企,可惜雷聲大、雨點小。銀行還是集中向國企貸款,令到中小企普遍融資困難,加上加薪潮,更令它們百上加斤。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5年05月12日 12:42
多謝分享
0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