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污水廠新招減臭省錢長青網文章

2010年08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8月23日 05:35
2010年08月23日 05: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傳統污水廠的沉澱池一排排橫卧在廠內,黝黑污水流過迂迴管槽,發出臭味惹投訴。即將擴建的屯門望后石污水處理廠將引入新技術,將橫列的沉澱池加深一倍,變成加了蓋的「井」,並藏入地底,污水由水平橫流變成上下流動,望可減少臭味,更可提升處理污水效益,預料污水廠營運25年間,可以省回7.5億元的營運費用。明報記者 馬耀森

新技術屬專利設計,加上須挖開地面,將沉澱池藏在地下,牽涉較高建築成本,污水廠擴建費用為14.5億元,較傳統污水廠貴4億元,抵消了部分省回的營運費用,實際只能節省3.5億元。

望后石初級污水廠於1982年啟用,目前屯門區每日產生的17萬立方米污水,僅隔去水中固體,便經海底管道,排出龍鼓水道。為了改善西北水域的海水水質,渠務署計劃擴建現有污水廠,將每日處理污水量增加約一成,並提升處理級數至化學強化一級處理,再加消毒。擴建後的污水廠最高可以應付屯門區83萬人口到2031年。

沉澱池向下挖 騰空地綠化

渠務署高級工程師阮達勇表示,傳統方法是收集污水,隔去體積較大的固體後,污水需經過長約100米的沉澱池,讓水中懸浮固體自然沉澱,缺點是需要大量土地放置沉澱池。新引入的技術將沉澱池加深,由原來的6米加至12米,讓污水由上下流動,加快沉澱速度,佔地面積得以減少一半,由原來的1萬平方米,減至5000平方米,騰出的土地則綠化。

新招標模式引入新技術

對於渠務署現時才引入新技術,該署總工程師周國銘表示,以往將設計工作分拆招標的方式,承建商以價低者得方式投標,較難引入較先進的技術。該署首次為望后石污水廠以「設計、建造及營運」方式,將合約批予單一承建商,容許承建商在設計及建造階段有更大彈性,以達至更具成本效益的營運方式。

為了避免承建商在營運中途「劈炮」帶來的風險,政府已推行保障措施,包括對投標者進行資格預審,確保承辦商有能力及經驗勝任工程;承辦商須支付相等於合約1%的費用作為保證金,即2700萬元,若發生「劈炮」事件,政府可以即時接收及繼續營運污水廠。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5年05月17日 11:13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fong
2023年06月24日 09:44
thank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eva
2023年06月24日 09:44
thanks
2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