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評論﹕中國難再悶聲發財長青網文章

2010年08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8月25日 05:35
2010年08月25日 05: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與溫總在深圳講話呼籲政改大異其趣,近日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和常務副總理李克強在視察活動中的講話,主題都集中在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方面。

中國GDP超日本 國際熱炒

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的一句名言,就是「悶聲發大財」。和鄧小平的「韜光養晦」不同,「悶聲發大財」正是中國人「財不露眼」的心態反映。這個月,國際經濟界炒得最熱的話題莫過於中國GDP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但中國官方媒體對新聞卻十分低調,不僅發表多篇文章質疑西方輿論炒作這一新聞是製造「中國責任論」,是企圖「捧殺」中國,與企圖「棒殺」中國的「中國威脅論」是異曲同工。近日,官方媒體乾脆發表多篇報道,自己「唱衰」中國經濟。

前日,新華社就發表特稿《多重「後發劣勢」警醒中國經濟新一輪增長》,借學者之口,指當中國國內消費開始啟動之際,世界能源資源價格已變得十分昂貴,中國產品的成本「已十分昂貴」,而歐美日步入老齡化社會,中國製造業的日漸強盛與國際市場容量增長受限的矛盾,也日益凸顯。與西方工業化時期相較,中國既無便宜的能源原料,亦沒有貿易自由化的外部環境,巨額的外匯儲備也要面臨資產縮水與出口成本上升的雙重壓力。

官方冷待反暴露戰略目標

上述的宣傳既是為下半年內地經濟真正的放緩預作輿論準備,也是為「世界第二」的熱炒「潑冷水」。一般預料,中國的GDP將於2030年超越美國,所以北京將本世紀前30年列為中國的「戰略機遇期」的關鍵時刻。很少有國家將機遇與「戰略」掛鈎,中國的這一提法恰恰反映了其崛起的長遠戰略目標。而在此之前,中國不想過早暴露這一目標,但西方似乎已經看出,並因此不寒而慄。在剩下的20年裏,中方能否繼續悶聲發財,頗為不易。

孫嘉業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4年11月24日 08:09
謝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4年11月24日 08:09
謝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4年11月24日 07:55
謝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4年11月24日 07:55
謝謝分享
0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