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天是中國成立經濟特區30周年,深圳則是中國最成功的經濟特區。30年來,深圳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其中,曾為創建特區立下汗馬功勞的前市委書記梁湘,由於被指在「六四事件」時支持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並同情學生而遭免職(時任海南省長),成為被深圳遺忘的英雄,就算在他逝世12年後,骨灰至今仍寄存在廣州,不能實現其歸葬深圳的遺願。其大理石雕像也被棄置在墓地石場,因為「在深圳找不到合適地點安放」。
前書記梁湘歸葬深圳遺願未了
近日深圳官方組織「深圳特區30年傑出人物及大事」評選,梁湘未能出現在候選名單中,引起不少當地市民強烈質疑。有網民表示,梁湘在中國的時代巨變中無疑走在最前列,是作出最傑出貢獻的歷史人物之一。並建議應由民間發起深圳特區30年被官方遺漏的30名傑出人物和100件大事評選。
在特區二線關外的沙灣殯儀館,沿着小路一直向前行,就是吉田墓地,當年深圳市民政局花費8萬元人民幣用大理石製作的梁湘雕像,被拋棄在墓地石場,與雕像為伴的,是一些未完成的墓碑和亂石。
未入選傑出人物 雕像棄置墓園
「這座雕像做得很像,來這裏的人看了後都這麼說。」在石場打工的張師傅表示,這座比真人略高的梁湘雕像,從2005年下半年起就被人棄置在這裏,之後一直無人理會,據說是因為在深圳「找不到合適的地點」安放。
梁湘於1981年3月62歲時出任當時仍荒蕪一片的深圳市委第一書記兼市長。在幾年期間,他頂着特區要「變天」的非議,背着「出賣主權」的罵名,創下了「深圳速度」和「一夜城」的神話。約5年後,梁湘離開深圳,臨走時對着近千名流淚相送的官員和民眾泣聲說﹕「如果我必須生1000次,我願意生在這個地方;如果我必須死1000次,我也願意死在這個地方。」
「死1000次也願死在深圳」
1989年5月,時任海南省首任省長的梁湘,代表海南省委、省政府向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出電報,希望中央與學生對話解決。在「六四」後他遭被撤職審查並身陷囹圄。之後,他鬱鬱寡歡,患重病在家。1998年12月13日,79歲的梁湘在近10年的「長期審查」中於廣州病逝。
「深圳的歷史上抹不掉梁湘的名字!」當年他請人雕刻的孺子牛雕像至今仍矗立在市委市政府大院內,深圳一些長者認為,梁湘是在那頭倔強的牛身上看到了自己。據悉,深圳有民間人士正準備自行籌資為梁湘立碑。
明報記者 李泉 深圳報道
2024年12月08日 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