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深圳特區30年,被遺忘的不僅是梁湘,還有大批當年拖家帶口到深圳參與特區建設的拓荒者。
1979年4月,深圳經濟特區設立之初,廣東河源紫金縣一批農民首先看好特區的發展機遇,舉家到位於深圳南山的大磡村從事種植養殖業,成為特區最早的一批外來民工。在被稱為「紫金種養場」的地方,聚集了62戶來自紫金縣的農民。丘增雲是第一批來這裏的河源農民,他表示,30年前來在深圳開荒種地,開辦紫金種養場,現在子孫繁衍,有的家庭已經有了第3代,他們已經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家。
但近年來,因水源保護和徵地等原因,紫金種養場的生產受到限制,特別是2004年後,已多次被通知要拆遷遣散和返回原籍。而他們在原籍已經沒有住屋,沒有土地,甚至沒有戶籍……這讓270名紫金縣農民很無奈徬徨。
明報記者
回應 (0)
2024年11月25日 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