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土木工程拓展署提出「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軍澳段的三個方案進行諮詢,並特別推介第三方案「不設收費廣場島的直線隧道方案」。然而,不設收費廣場島不代表不收費,署方表示會研究全面電子收費的可行性。自由黨區議員方國珊質疑如何逼到所有車輛都登記快易通(Autotoll)系統,故認為藍田隧道不應該收費。
這個2016年落成的項目,政府原有方案走線是S形曲線,造價80億元,填海12公頃,經公眾諮詢後,政府改為提出三個方案,包括設收費廣場島的S形走線方案和直線方案,以及不設收費廣場島的直線方案。
填海面積大減 省工程費用
政府在諮詢文件指明,第一個方案工程上有地質風險,並不理想;第二個方案對環境景觀造成嚴重負面影響;而第三個方案則是可行方案。第三個方案由於不設收費廣場島,所以填海面積由12公頃減至3公頃,工程費用亦減至63億元。
土木工程拓展署發言人表示,他們建議的第三方案雖然沒有收費廣場島,但會研究電子系統或其他方法收費。現時將軍澳隧道的每日車流量約7萬架次,收費是3元,署方估計將來將軍澳隧道和藍田隧道各佔每日車流量4萬架次。
區議員質疑不可行倡免費
方國珊質疑單靠電子收費並不可行,「現在電子收費只有快易通,但人要有選擇,難道(不申請快易通)便不准他行?」她稱,將來藍田隧道出來的幹線是接駁至昂貴的東隧和西隧,所以這隧道不應收費,同時將軍澳隧道亦應因此改為不收費。
民主黨區議員范國威亦同意兩條隧道不收費,如果真的要收費,他贊同改為全電子道路收費,因為在土地有效運用和建造費用上都較興建傳統收費亭好。
回應 (0)
2024年12月15日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