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樓市結構有其歷史 政府措施難動搖長青網文章

2010年09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9月01日 05:35
2010年09月01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昨天,慧雅提到現時本港樓市的一個癥結,是「合理預期」的問題,應否協助年輕人置業,亦是一複雜的課題。在這問題上,慧雅認為若我們只是一路強調不要干預市場,又或資產要由能者取之這原則,是未免有點置身事外和冷漠,慧雅也有點懷疑,大部分的香港人是否希望我們的社會終日都高舉競爭和優勝劣敗的教條。不過,對於年輕的一代和社會上沒有那麼幸運的一群施予一點援手是一回事,社會上提出的措施最終究竟對問題有沒有幫助,以及它們能否符合公平公義社會的原則,又是另一回事。

在本港樓市的問題上,慧雅認為有幾點值得留意的。首先,樓市和自由市場的運作自有其規律,它們之所以演化成今天的情况,是有它們的歷史原因和背景,這些因素一般不會因為一兩個措施而消失的。

把問題掩蓋 不代表問題消失

事實上,歷史的經驗似乎反映出,人為干預的成功率不是很高。很多時,政府強硬執行某些措施的後果,是能帶來一些表像上的改變,但卻往往未能令一些更深層的因素出現轉變。於是乎,政府不願見到的東西只是被抑壓,但卻沒有消失,它們很多時只是透過其他形式重新浮現,而且程度往往會比昔日更嚴重。前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米勒教授,便曾提出過一生動的比喻,就是政府的人為干預,很多時猶如用毛氈蓋着老鼠,無疑老鼠是不再在眼前出現,但牠卻是沒有消失,更有可能在毛氈下繁殖,到牠再出現時,我們見到的往往不再只是一兩隻老鼠,而是一大群個老鼠!不過,問題難度高並不表示我們只能重視不理,慧雅會再談這問題。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5年02月02日 07:46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5年02月02日 07:46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5年02月02日 07:23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5年02月02日 07:23
多謝分享!
1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