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19世紀兩大強權英國和法國,均希望在21世紀保持強大的遠洋海軍作戰能力,以維護在國際軍事舞台的地位,但卻同樣面對開支緊縮的難題。英國《泰晤士報》昨引述消息指,為求慳錢又不犧牲國防,這兩個歷史宿敵,正考慮破天荒共用航空母艦,合組艦隊確保遠洋戰鬥實力。
現正進行戰略國防檢討的英國國防部,昨拒絕詳細談論報道內容,僅稱那是初步「揣測」,但一位法國匿名官員向美聯社承認,兩國的共同戰略利益和近乎「災難」的財政預算狀况,正驅使他們加強合作。
兩國元首11月峰會商大計
《泰晤士報》稱,有關聯合艦隊計劃細節,將在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及法國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11月舉行峰會時商議,計劃一公布,相信便很快展開。聯合艦隊將由法國航空母艦「戴高樂」號及兩艘英國母艦組成,這將確保英法無論任何時候,都能有母艦出動在海上執勤。薩爾科齊上周亦透露,已知英國的合作建議,「11月將與他們毫無禁忌地討論並作出重要決定」。
英國海軍曾所向無敵,在全球建立起「日不落帝國」霸權,但經過二戰後,海軍規模已大大縮小。現時英國只有兩艘「無敵級」母艦「卓越」號及「皇家方舟」號服役,另一艘「無敵」號作後備。但兩艘母艦都老化,以至不時出現兩艘母艦都在港口維修保養,軍方無法派母艦出動執勤。英國本計劃打造兩艘「伊利沙伯女王」級新母艦「伊利沙伯女王」及「威爾斯親王」號,成本52億鎊。但由於削減國防開支,英國政府或要放棄其中一艘母艦的興建。向來疑歐的右派《泰晤士報》指出,與法國合組艦隊,將令英國更容易放棄母艦或將建造計劃降級,危及1萬個造船職位。
英航母老化 打造新艦乏錢
國防大臣霍理林(Liam Fox)周五將跟法國防長會面。《泰晤士報》引述政府消息說﹕「霍理林清楚表明我們要尋求多些合作。這樣做的好處是,若我們(英國)只得一艘母艦,我們最少也能在海上保持實力。」消息人士指出,霍理林仍傾向繼續興建兩艘艦艇,但「威爾斯親王」號規模可能大大縮小。
卡梅倫政府正進行國防檢討,報告將於10月出爐。霍理林早前已表明,可能要作一些艱難的決定。國防開支減少,已引起部分人士憂慮,有智庫上月底警告,英國海軍艦艇數目2022年將萎縮至19艘,遠低於所需的32艘,威脅國家安全。英國船務商會稱,英國95%貿易都是海路,英國海軍確保航道安全,更形重要。
航母各自指揮 協調恐有難度
但英法共用艦隊有不少問題要解決。組成艦隊後,英法航母會各自保留其指揮,英國母艦只會聽命於英國指揮。當法國母艦執勤時,若遇上要保衛英國利益時,兩國指揮應如何配合,仍有待商議。另外,現時兩國母艦技術並不相容,為英國母艦開發的快速戰機,不能使用法國母艦,反之亦然;加上英法宿怨深遠,共用航母的如意算盤未必能打響。倫敦經濟學院教授普林斯(Gwyn Prins)質疑計劃是否可行,說﹕「與法國共用母艦初看似乎很合理,但只要考慮一下歷史及現代地緣政治,便可見計劃是不智的。」
法新社/泰晤士報/金融時報
2025年02月05日 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