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外匯交易量激增 日難干預匯市長青網文章

2010年09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9月02日 05:35
2010年09月02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國際結算銀行(BIS)周二公布3年一度的外匯市場交易量調查,顯示全球外匯市場平均每日交易量達破紀錄的4萬億美元(逾31萬億港元),較2007年調查時的3.3萬億美元高20%。其中,美元兌日圓的日均成交量增至5680億美元,較日本政府6年半前干預匯市時的交易量多逾七成,這無疑意味,日本政府難以通過直接干預匯市來阻止日圓升值。有意赴日旅遊的港人,看來要做好心理準備了。

全球外匯日均交易破31萬億

根據BIS調查,全球外匯交易量上升,主要是由於「其他金融機構」如對冲基金、退休基金、互惠基金和保險公司的交易活動增多。與2007年相比,「其他金融機構」在外匯市場的交易量提升42%,涉及金額達1.9萬億美元。日本政府若干預市場,可能要與許多金融大鱷過招,強行單獨出手的勝算存疑。

分析師相信,受多項因素影響,日本不太可能以令人信服的方式,介入外匯市場去抑制日圓強勢。首先,美元弱勢有助美國出口,所以美國不會支持日本入市;其次,日本執政民主黨內鬥不斷,難有強勢政府領導介入匯市;第三,儘管日圓兌美元已升至15年高位,但以實際有效匯率計算,日圓目前要比1985年4月時的高峰低32%,政府並無正當理由出面干預。

日圓受追捧,導致日圓在全球外匯市場佔有率急升,由2007年的17.2%增至19%,僅次美元(84.9%)和歐元(39.1%,圖1)。新興市場貨幣同時也受追捧,市場佔有率由12.3%增至14%。其中,土耳其里拉和韓國韓圜增幅最大,分別由2007年的1.2%和0.2%,躍升至1.5%和0.7%。商品大國亦成為市場新寵,加元和澳元兌美元的交易量,較3年前大增44%和35%。

外匯交易中心倫敦居首 港第6

按交易地區排名,倫敦繼續成為外匯交易的中心(圖2),日均交易量達1.85萬億美元,佔全球成交額的36.7%,高於2007年的34.6%。其次是美國(17.9%)、日本(6.2%)、新加坡(5.3%)、瑞士(5.2%),以及排第6的香港(4.7%)。

各大銀行對外匯業務的興趣近年大增,因為外匯交易成為他們在金融危機後尋求風險較低的利潤來源途徑之一。外匯交易利潤來自於交易佣金,而不是用成本愈來愈高昂的銀行資本去冒險。

根據國際結算銀行定義,「外匯市場」包括5種外匯工具:即期交易、單純遠期、外匯掉期、貨幣掉期及貨幣期權。

撰文:郭銘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5年02月08日 15:05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5年02月08日 14:15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5年02月08日 14:15
多謝分享!
0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