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地產新聞一直是市民的焦點所在,前日產生的九龍新地王,更是新聞的頭條。因為市區豪宅有價,眾發展商不惜高價爭奪,以致九龍區3個月內兩度誕生新地王。筆者只想分析一下地產瘋狂的原因,以及投資者自處之道。
北水南下 樓價只會一直上
要掌握房地產的估值,有3個要訣,隨便打開一本教科書就會看到,那就是location, location and location,翻譯成中文就是位置、位置及位置,可見樓宇所在位置的重要性。不過,隨着更多的內地同胞來港買樓後,似乎位置已沒有那麼重要,連深水埗這些舊區,亦可建豪宅。
其實位置還是重要的,不同的是地圖的比例有所不同,當投資者看的不是香港地圖,而是中國地圖時,甚至是世界地圖時,深水埗與何文田,或者是黃大仙與九龍塘,分別的確有限。試想一下,中國有能力在香港置業的同胞,不說每人都來買一套房,只要有百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人士來港置業,香港的豪宅價格只會是一直向上。換言之,每次賣地,都有可能成為新的地王,發展商們亦只會着眼大單位,打造成新的豪宅,以迎合市場所需。
借鑑舊上海 仍有上升空間
目前香港樓市的發展,與舊上海何其相似。當其時全國富商以在上海置業為時尚,所以舊上海的樓價較香港目前的樓價,或者是上海現時的樓價還要誇張。以史為鑑,香港豪宅的價格,似乎仍有上升空間,這一點,從地產商高價競地可作佐證。
香港樓市火熱,豪宅熱炒不在話下,連居屋、新界北屋苑都陸續出現高價成交,就未免高官們不安了,事實上亦影響了民生。只是香港土地資源有限,新建的單位自然以大單位或豪宅為主,就算港府推出新的政策,亦難扭轉豪宅與基本住宅搶用地的問題。因此,在土地資源有限的大前提下,在大單位需求強勁的推動下,估計港府為樓市降溫的政策,短期內不會見顯著成效。
唐焱
中國光大控股市場策略部主管
2025年02月10日 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