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與日本一直維持友好關係,雙方甚至簽署「互不侵犯條約」,直到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8月8日,蘇聯突然對日宣戰,隨即出兵100萬攻擊佔領中國東北的75萬日本關東軍,8月9日,美國再向日本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到8月15日日本終於宣告投降。
經過日軍多年的苦心經營,中國東北工業生產總量已經超出日本本土,蘇軍進入中國東北後,瘋狂洗劫,除拆卸工廠設備運回蘇聯外,還強姦搶掠,引起民憤。蘇軍將東北所有日資產業宣布為戰利品全面接收。其中最先進的機器設備拆運到蘇聯,剩餘的部分,再由中蘇平分。
多市曾爆發反蘇遊行
蘇軍縱容官兵對戰敗的日本人搶掠施暴,甚至還對中國老百姓犯下搶劫和強姦罪行,造成東北民眾嚴重恐慌。據資料記載,蘇軍所到之處,稍有姿色的女子都剃了和男人一樣的頭髮,還將鍋底黑塗滿臉,以免遭蘇軍侵犯。
蘇軍的暴行引起中國的民憤,內地很多城市曾爆發反蘇示威遊行,這段歷史也嚴重地影響中蘇的關係。但中共建政後,出於兩國友好原因,這類事件在公開出版物中長期諱言。
明報記者
回應 (0)
2025年03月02日 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