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執筆時市場仍靜待上周五美國將公布的就業數據,說不定屆時匯市又有新波動。近月市場之所以變得如此敏感,無非是投資者眼見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經濟轉弱,擔心全球經濟會因此陷入雙底衰退。
長期回報遜其他避險資產
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顯而易見,多國股市已是跌多升少,各類避險資產則一升再升。雖然避險需求增加有助美元強勢,但筆者認為,即使全球經濟陷入雙底衰退,投資美元亦非最佳選擇。回顧金融海嘯爆發期間,美元雖於短短4個多月升超過兩成,但同樣在不足兩周時間跌去近半升幅(見圖1),一隻可以在短時間內大升大跌的貨幣,首先對於尋求資金避險的投資者來說顯然已不適合。
其次,美元自2008年7月大幅反彈開始,至今僅累升一成多(見圖2),反觀同期的日圓及金價,分別升超過兩成及三成,論長期回報美元也遠不及其他避險資產。另據國際結算銀行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元雖仍是全球交易最活躍的貨幣,但佔比正逐步下滑。
在2001年歐元誕生後進行的調查顯示,美元交易的佔比曾高達九成,但到今年4月為止,美元佔全球外匯交易的比率已跌至八成多。美元地位的下滑反映了一種長期趨勢,即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重要性正在下降,國際貿易間開始更多使用其他非美貨幣。與此同時,日圓交易佔全球交易的比重卻較07年升2%至19%,雖然與2001年23.5%的高峰仍有差距,但近年強圓也已反映,日圓已不僅是被用作套息的融資貨幣。
由此,避險情緒雖可利好美元反彈,但論長期回報及避險效用皆不及其他避險資產,當前市况雖然波動,投資美元卻未必就是最佳選擇。
撰文:劉鑫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
回應 (0)
2025年03月26日 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