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綠色和平調查報告顯示,在取自長江多個城市的鯉魚和鯰魚體內,測出了被稱為「環境激素」的壬基酚和辛基酚。這兩種物質可導致雌性性早熟等發育問題。
報告又指出,主要發達國和地區已制定規章規範這些化學物質的生產和使用,但中國仍無相關法規,這些化學物質仍在多種工業生產流程中使用。
中科院和武漢大學教授反駁指出,內地淡水魚受到水污染,體內含有輕微的壬基酚和辛基酚較常見,但報告中所指每千克85微克的激素含量,不會對人體造成明顯危害。綠色和平項目負責人武毅秀則說隨着有害物質量的不斷累積,勢必會導致質變。
——節自〈長江魚可致性早熟 污染嚴重 「環境激素」肆虐〉,《明報》,2010.08.31;〈專家反駁綠色和平:長江魚無害〉,《明報》,2010.09.01
■相關概念
水污染(water pollution)
生理健康(physical health)
非政府機構(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NGO)
■多層思考
1. 參考以上資料,解釋長江一帶水污染帶來的問題。
2. 為什麼香港人要關注長江魚類的健康?
3. 試討論非政府機構如綠色和平,在環境保育一環所扮演的角色。
■參考資料
1. 〈東莞港資廠涉偷排污 水管駁「暗渠」工業廢液刺鼻一地垃圾〉,《明報》,2010年6月21日
2. 綠色和平,《「毒」隱於江——長江魚體內有毒有害物質調查》,2010.08.25
回應 (0)
2025年03月29日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