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蘋果日報】美麗哀愁,可能過份文雅,換上沙糖糞便,或更有貼地質感;可是說的不是民間特首言論如糞,卻是我們用太多沙糖堆積起「甜心先生」想像,卻不及稍稍一粒老鼠便便,弄壞了一鍋明星心粥!
說的已是眾人皆知,劉華為團結香港的填海宣傳,以第一身聲音向香港人深情表白,然後招徠猛烈批評;網上已有留言叫「民間特首落台」,同時更致命是有說「華仔出賣下一代」。
究竟「民間特首」一說為何?其實明顯因為董建華上任為回歸初期施政不力,而叫港人在毫無政治參與的被動位置,向演藝人投射期盼,找出「公認」而恍如人人有票選出的民間特首!劉華首當其衝,是在電影《金雞》真有幻想一幕說他已成特首,甚至有能力抬高港元強勢,而叫觀眾大樂!自此建華失落,而民間就把劉華捧成特首甜心。
當然,劉華勤奮、發哥親民,上年更連帶黎明願為取消演唱公開道歉,表現一力承擔,都像是真實官員所欠的優秀品質,教大眾不停命名,為一個又一個民間特首說得興風作浪。也難怪,流行文化本是政治,卻非關公共行政,而是小人物你我他面對社會環境的無力,惟有用娛樂填補心靈,甚至加埋把口,言說現實即便難以發生的期許──包括希望劉華、發哥與黎明充當特首。
拖藝人落水
然而民間為香港政制真箇有太多哀愁,致使我們的美麗幻想太多,而把民間特首的一切說得過份完美無瑕,卻只成了不堪一擊的美麗誤會!劉華的支持填海,當然可以由公關解說他「比較過所有方案/閱讀過所有文件」,但都不及被批評的一句半句「忽視生態」及「漠視其他覓地可能」,最後落得如李樂詩般被判一句「出賣香港」!可想而知,即使換上發哥或黎明,殊途同歸的,都是即時死亡的土崩形象!
那一瞬土崩,真見如糞土構造,因為命名民間特首,雖云不無嬉戲,但更是港人的政治失意,嬉戲得來暗裏無比認真,更會把對政事不滿,直接怪罪於根本不為真實官員的藝人想像與形象裏(遑論藝人或對政事一知半解)。執政者都在暗裏得益,是有崇高地位藝人被拖落水,甚至還讓輿論轉移視線,把批評順勢推到藝人身上,而真正要處理的議題(比如填海細節)就變成配角了。今次團結香港組織一方的事後解畫,說劉華自動請纓,姿態近乎強調他的表白與人無尤,更像叫他做箭靶做得理所當然。
「明星政治化」的議題,本就是學術分析的豐富素材;然而明星「被政治化」而遭到硬推上馬,為的竟是愚民方案的政治宣傳,學者也看得一殼眼淚!只怪我們十幾年來把劉華想得太高,卻更要認清是政治環境把我們摔得太低太痛,才會以為批判劉華是全民起動,其實更是我們痛得麻木的條件反射,隨時為假想的美麗哀鳴。
撰文:陳嘉銘
本欄逢周二刊登
娛.文.樂
陳嘉銘,以文字品評娛樂,用筆桿敲擊文化。在大學教授電視電影,於生活敬愛動物生靈。
說的已是眾人皆知,劉華為團結香港的填海宣傳,以第一身聲音向香港人深情表白,然後招徠猛烈批評;網上已有留言叫「民間特首落台」,同時更致命是有說「華仔出賣下一代」。
究竟「民間特首」一說為何?其實明顯因為董建華上任為回歸初期施政不力,而叫港人在毫無政治參與的被動位置,向演藝人投射期盼,找出「公認」而恍如人人有票選出的民間特首!劉華首當其衝,是在電影《金雞》真有幻想一幕說他已成特首,甚至有能力抬高港元強勢,而叫觀眾大樂!自此建華失落,而民間就把劉華捧成特首甜心。
當然,劉華勤奮、發哥親民,上年更連帶黎明願為取消演唱公開道歉,表現一力承擔,都像是真實官員所欠的優秀品質,教大眾不停命名,為一個又一個民間特首說得興風作浪。也難怪,流行文化本是政治,卻非關公共行政,而是小人物你我他面對社會環境的無力,惟有用娛樂填補心靈,甚至加埋把口,言說現實即便難以發生的期許──包括希望劉華、發哥與黎明充當特首。
拖藝人落水
然而民間為香港政制真箇有太多哀愁,致使我們的美麗幻想太多,而把民間特首的一切說得過份完美無瑕,卻只成了不堪一擊的美麗誤會!劉華的支持填海,當然可以由公關解說他「比較過所有方案/閱讀過所有文件」,但都不及被批評的一句半句「忽視生態」及「漠視其他覓地可能」,最後落得如李樂詩般被判一句「出賣香港」!可想而知,即使換上發哥或黎明,殊途同歸的,都是即時死亡的土崩形象!
那一瞬土崩,真見如糞土構造,因為命名民間特首,雖云不無嬉戲,但更是港人的政治失意,嬉戲得來暗裏無比認真,更會把對政事不滿,直接怪罪於根本不為真實官員的藝人想像與形象裏(遑論藝人或對政事一知半解)。執政者都在暗裏得益,是有崇高地位藝人被拖落水,甚至還讓輿論轉移視線,把批評順勢推到藝人身上,而真正要處理的議題(比如填海細節)就變成配角了。今次團結香港組織一方的事後解畫,說劉華自動請纓,姿態近乎強調他的表白與人無尤,更像叫他做箭靶做得理所當然。
「明星政治化」的議題,本就是學術分析的豐富素材;然而明星「被政治化」而遭到硬推上馬,為的竟是愚民方案的政治宣傳,學者也看得一殼眼淚!只怪我們十幾年來把劉華想得太高,卻更要認清是政治環境把我們摔得太低太痛,才會以為批判劉華是全民起動,其實更是我們痛得麻木的條件反射,隨時為假想的美麗哀鳴。
撰文:陳嘉銘
本欄逢周二刊登
娛.文.樂
陳嘉銘,以文字品評娛樂,用筆桿敲擊文化。在大學教授電視電影,於生活敬愛動物生靈。
回應 (0)
2023年01月30日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