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內地孕婦湧來港產子,為私家醫院帶來可觀盈利,但政府為免本港醫院不勝負荷,推出7項壓抑措施,對私家醫院盈利有一定影響。浸會、仁安和香港港安等私家醫院均表示今年會加價,香港港安醫院更率先在4月調整產科套餐收費,仁安醫院預計分娩套餐半年後加價。
仁安:分娩套餐半年後加價
仁安醫院醫務副總監梁國齡醫生表示,通貨膨脹、人力資源成本大升,需要調整產科分娩套餐收費,醫院為顧及孕婦早在半年前已預約分娩服務,若即時加價對她們不公平,分娩套餐擬於半年後才加價。浸會醫院發言人表示,今年初已表示會調整收費,至於哪些服務會加價,則仍在檢討。
政府推出7項措施限制內地孕婦來港分娩,其中關於阻止高危孕婦來港分娩,惹來產科醫生非議。昨日在電台節目中,香港產科服務關注組召集人梁德楊與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梁卓偉在這個議題上有一番辯論。梁德楊指出,若單憑病歷,大約只有5%高危孕婦可以篩選出來,花這麼多工夫制訂指引,到頭來卻事倍功半、成效不高。
阻高危孕婦 梁卓偉:酌情處理
梁德楊續稱,醫生要內地孕婦來回做幾次檢查,最終若因為她是高危產婦將她打回頭,但醫生收了診金便有責任照顧孕婦,包括轉介她們作進一步跟進。他又認為孕婦患了妊娠高血壓其實很不安全,再送走她們就更加危險。
梁德楊又說,雙胞胎早產機率高,他擔心內地孕婦為了來港分娩,即使懷了雙胞胎也會將其中一個胎兒打掉,只保存一個胎兒,作為醫生不想有這樣的事發生。
梁卓偉回應說,新措施是希望杜絕中介公司牟利,前線醫護執行新指引時,亦會對部分個案酌情處理。對於丈夫是港人的內地孕婦,由於較方便來港,可以酌情處理。
梁卓偉指患高血壓及懷有多胞胎的高危孕婦,每兩三個星期就要檢查一次,但來港生產的內地孕婦,通常只會在產前兩三個月才來港做一次產前檢查,明顯不足,對母嬰都有危險,所以需要加以限制。
政府留意到有不良中介公司,安排孕婦未足月剖腹生子及雙重發預約證,當局會加大力度打擊。梁卓偉承認可能會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况,但在新指引下,所有非本港孕婦的新症,都由衛生署統一記錄,要追查亦不會太難。
2021年12月25日 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