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因為實施最低工資,政府外判商要向員工加薪22至45%不等,最遲於6月7日出糧。雖然政府承諾補貼加人工後的差額,但要在糧期後近兩個月才支付,有外判商稱為出糧要將私人物業抵押,向銀行加大擔保借貸,若政府未能準時提供補貼,外判商會因資金周轉不靈而捱不到3個月。
最低工資 薪金開支增四成
環境衛生業界大聯盟副召集人甄韋喬表示,最低工資下,員工薪金開支增加逾四成,5月份的薪金須在6月7日前發放,但有關開支在6月中才向政府「上表」實報實銷,政府最快要在45日後,即8月初才向外判商發放薪金,故現階段外判商要自行動用儲備補貼開支。
甄韋喬說:「一個月多四成(開支),兩個月就多八成,到第三個月根本無足夠資金周轉。」環境衛生業界大聯盟召集人甄瑞嫻稱,絕大部分外判商向銀行要求加大貸款額,更將私人物業作抵押「撲水」出糧,她擔心政府未能準時發放薪金,大部分外判商會因沒有足夠資金周轉,捱不到3個月,屆時引發結業潮。
安老院促增補貼
另外,安老院代表與新民黨今日約見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要求政府增加院舍買位及買位補貼,以助渡過最低工資的難關。新民黨副主席田北辰表示,最低工資令買位院舍薪酬開支大增,但法例下院舍不可削減人手,令業界進退兩難。他將要求政府增加甲二級院舍買位津貼,並提交增加買位宿位的時間表,目標每間院舍有四至五成買位。
回應 (0)
2021年12月26日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