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這一年來,香港社會動盪不斷,應去應留?如何計劃未來數年,以至數十年的人生?再長遠、再實在的計劃,在時代巨輪下,也可頃刻碎為沙石。面對港殤處處,情緒崩壞也漸見普遍。
本文主角Cynthia也許是幸運的一人,尚有一手一腳打理的慈善機構「書送快樂」,11年來為她的生活點亮一盞燈,為舊書找主人叫她滿足,使她在昏暗迷失中找到一點慰藉。
問今年55歲的Cynthia如何計劃人生下半場,話鋒一轉,歡快語調頓時遲疑結巴,慨嘆已不懂得計劃未來。「香港人過去10年都很不開心,那種不開心似乎沒有終結的一天,但我們又捨不得走。」
梳理情緒衝擊後,馬傑偉認為這是這代人的課題,「我們要學懂承擔,保持韌力,開解自己。我已渡過了內心的困惑,因為知道自己在香港的困局中有角色」。年少時力爭上游,向上流動,這代人的抗逆因子,可會發揮作用?「以前都捱到,現在怎會捱不到?我和太太不會走,但女兒要走可以走。」梁萬福也斷言留守香港,他始終相信自己存在有價值,能為社會帶來影響。
馬上按此連結,一起跟梁萬福醫生了解如何計劃人生。
以上文字節錄自2020年6月29日刊登之「明報」
資料來源
明報專訊
回應 (0)
2024年08月27日 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