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5 月 26 日發生的月全食「紅月」接近月全食食甚時,月球會呈現銅紅色,是因為陽光在大氣層散射,藍光被散射掉,餘下紅光穿過大氣層。同時,大氣層折射紅光照耀月面。
月食資料
種類:月全食 食分:1.01
月全食歷時(食既至生光):15 分鐘
可見地區:東南亞、澳洲、美洲
「紅月」
接近月全食食甚時,月球會呈現銅紅色, 是因為陽光在大氣層散射,藍光被散射掉,餘下紅光穿過大氣層。同時,大氣層折射紅光照耀月面。
月食成因
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種現象,當太陽、地球、 月球三者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地球在太陽和月球之間),太陽照射到月球的光線便會部份或完全地被地球阻檔,產生月食。
月食的時候,以地球來說,太陽和月球的方向相差 180 度,所以月食必定發生在「望」(即農曆十五日前後)。要注意的是,由於太陽和月球在天空的軌道(分別稱為黃道和白道)並不在同一個平面上,而是有約五度的交角,所以只有太陽和滿月分別位於黃道和白道的兩個交點附近,才有機會連成一條直線,產生月食。
當整個月球進入地球的本影內時,便會出現月全食;而當月球只有部份進入地球的本影時,便會出現月偏食。
月全食直播 (粵語講解)
香港太空館將會安排一次直播活動供市民在 網上欣賞是次天文現象,並且由助理館長講解有關月球、月食及其他與這個天文現象相關的有趣知識。
講者:香港太空館助理館長
日期:2021 年 5 月 26 日(星期三)
時間:晚上 7 時至 9 時
平台:香港太空館 YouTube頻道
STEM 實驗模擬「紅月」
我們在家中利用一些簡單的材料就可以模擬 接近月全食食甚時,月面變紅的現象。如果你們好奇紅色的月亮是甚麼樣子,就快動手一起做這個小實驗吧!
材料:
- 膠水樽(容量為 1.25 公升或以上)一個
- 清水(注滿膠水樽的份量)
- 牛奶或潤膚露少量
- 月球圖案一張
- 手電筒一支
做法:
- 在注滿清水的水樽內加入幾滴牛奶或潤膚露,蓋上樽蓋並搖晃直至水樽內的液體成奶白色。
- 手電筒由水樽的頂部照射到水樽的底部。
- 在水樽底放置月球圖案,並留意月球顏色。
為甚麼月球會變紅?
當光線穿越混濁的水時,會被懸浮在水中的牛奶或潤膚露分子散射。紅光的散射程度不及藍光,因此大部分紅光可以穿過水樽,照射到月球圖案,令它變紅。
注意事項:
- 在黑暗的環境進行實驗可以令效果更明顯。
- 增加牛奶或潤膚露的份量,或用一個較長的水樽,都可以令到散射的效果更明顯。
- 光源的強度會影響效果,建議使用較強的手電筒。
2025年01月10日 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