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阜豐重估空間大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27日 05:35
2010年10月27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天跌26點報23601點,成交金額833億元。大市炒作焦點不多,汽車股動力已顯著減弱,新能源股則相當個別,當中天能動力(0819)連升兩日均獲大成交配合,應該有料到。論基本因素,阜豐(0546)逐漸轉型為消費股,中線重估空間巨大。

阜豐是味精生產商,行業相對成熟,每年增長僅約5%至10%,生產過程又會污染環境,而主要成本玉米和煤炭價格又波動,因此行業並非十分吸引,即使阜豐已是龍頭之一,2011年預測市盈率亦僅7.2倍,相當低殘。

味精是一種標準化產品,競爭取決於成本。大型企業具備規模效益,在防污染設備方面又更為先進,自然會強者恒強,例如全國在2006年有63間生產商,現時只餘下35間,當中阜豐和梅花市佔率合共已佔50%,餘下6間佔30%,其餘則僅為20%,被整合只屬時間問題。

雖是味精業龍頭 估值低殘

味精主要生產成本為玉米和煤炭,今年上半年合共佔總成本近70%。運輸煤和玉米的費用,肯定遠高於同等重量的味精,故廠房鄰近兩項煤和玉米,省卻運費自然成本較低。集團中報指出,期內山東和內蒙的煤炭價格,分別為每噸720元和191元(人民幣.下同),相差巨大,而阜豐的產能正好集中在煤炭豐富的內蒙。玉米方面,內蒙今年亦屬豐收年,估計總產量介乎1200萬噸至1280萬噸,亦有助集團降低成本。

低成本意味定價優勢,主要對手梅花和蓮花出廠價每噸約1萬元,阜豐則僅7489元。低價能快速搶佔市場,當成本上漲,亦能在保持價格優勢的同時,全數轉嫁予客戶。在堅實的生產業務上,集團正在積極拓展自家品牌,進軍味精、雞粉、肥料等一系列產品,未來很可能會被視作消費股,重估空間巨大。

股價可望翻一番

論估值,阜豐明年預測市盈率為7.2倍,股息率料達5.5厘,就算視作周期性股份,防守力亦強。若真的被當作消費股,保守地以15倍市盈率計算,股價便可翻一番。

撰文:張兆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