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6月1日在樓花銷售落實規管賣樓的「九招十二式」後,仍有一些具體銷售問題未解決。消費者委員會在今年第二季到19個樓盤「放蛇」,揭發六大售樓問題,其中3項更發生於6月實施九招十二式後,包括樓盤派發過期價單。
消委會提出「消九招」(見下表),包括設立網上物業資訊平台。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稱,要小心考慮所涉及的資源以及是否有效,且政府未必是執行這項工作的最適當組織。發言人強調現時規定發展商將售樓書、價單及成交資料上載發展商網頁,已可增加資訊透明度。
消委會的放蛇行動在4月12日至6月27日進行,橫跨了九招十二式實施前後,其中在6月後視察的樓盤有7個,當中3個是全新的樓花盤,另4個在6月前已發售的3個現樓盤和一個樓花盤。消委會副主席何沛謙表示,3個新樓花盤都符合九招十二式要求,反映效果正面,但亦有些已開售了一段時間的樓盤沒依足九招十二式,如沒設清水房。
代理預備百萬元本票
根據「放蛇」報告,闡述了6月後至少發現3個不當情况,第一個是在6月底,有銷售代理向放蛇的職員稱,可以填寫表格預留未出售的樓盤單位,只要提供身分證副本和5%訂金。第二個是6月中,放蛇職員參觀示範單位,銷售代理問他有否帶備銀行本票,更稱可為他預備,其後代理在售樓處向發展商職員出示一張100萬元的本票。
第三個是6月初,放蛇職員在某樓盤售樓處取得一份日期列明為今年3月的價單,及後確定有關價單非最新的樓價資料。
何沛謙稱,職員視察後發現最主要的問題,是消費者未必掌握到全面、適時和可靠的資料。報告列出一些銷售代理游說買家落訂時的說話,例如「發展商下一批推出的單位即將加價X%」、「買了上一期單位的買家已賺了X%」等,都難以求證。
擅改平面圖 兩房變四房
他又不點名提到有銷售代理派發的單位平面圖,與發展商的不符,單位由兩房變四房。亦有代理自製價單,但資料與發展商事後公布的不符。
何沛謙表示,會與政府商討落實消九招的可行性。至於消九招能否阻止天匯事件重演,他稱倘有資訊平台,當個別單位樓價很高,「而其他單位低一截,便可以清楚比較到」。取消交易資料也會在網上發放,對於政府監察一手樓宇銷售活動有幫助。
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回應消委會的報告時,形容消委會的研究報告「既適時又有用」,又稱消委會建議與政府目標一致。
美聯物業董事兼住宅部行政總裁伍創業則表示,自從落實九招十二式後,報告書所講的銷售代理問題已較少見,而由於發展商要在交易3天前出價單,故銷售代理亦不會因沒價單而自製單張。
2024年04月04日 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