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早前,慧雅提到現時本港樓市問題的一個癥結,是「合理預期」的適應問題。 有關問題看似雖然簡單,但內裏其實隱含很多甚複雜的事情。
基本上,什麼謂之「合理」,是一相當具爭議性的事。譬如大學生畢業幾年後是否已可買樓,便是一很具爭議性的課題。一方面,年輕人希望在工作幾年後便可成家立室和置業,似乎並非很過分的要求。若果年輕的一代覺得即使在工作10多年後,自己在生活上的基本要求仍然遙不可及,這難免會令人感到有點沮喪。在今時今日,年輕的一代要面對來自本港同輩以及內地學生的競爭,他/她們對將來感到徬徨和憂慮,是可以明白和理解的事。
外國大城市中心多富戶
不過,事實亦都是,在不少大城市,置業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天的中年人,不少在當年都是先從偏遠地區買細單位,然後逐步換大和換近市區,而工作10多廿年後亦未有或未能置業的人士,亦是大有人在。事實上,在不少大城市,市中心的住宅都是由外國人及富裕和高收入人士所佔用,本地人很多時唯有遷往較遙遠的地區,這是經濟規律帶來的結果,倫敦、紐約和東京是如此,上海、北京亦有類似情况,香港的發展也許亦不能例外。從某角度看,經濟發展可以稱得上是一雙面刃。一方面它可擴大不少行業的餅,但另一方面,競爭加劇亦會令某些人可能遭受被淘汰和邊緣化的威脅。土生土長的年輕一代,是每個社會的未來所繫的重要元素,若有人說沒有富裕父母扶持便唯有認命,似乎是略帶無情和殘酷。慧雅在明天會再談這問題。
施慧雅 mscya@yahoo.com.hk
回應 (0)
2025年01月18日 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