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撰文介紹渠務署富有社區特色的渠蓋和河道美化設施。她指,署方近年為現有渠務設施注入新元素,希望在美化社區、提升渠務系統形象的同時,為市民和遊客增添打卡好去處,推動近水文化。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甯漢豪3月31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附短片):
渠務署一直致力做好防洪和污水處理排放的工作。近年部門走多一步,為現有的渠務設施注入新元素,增加設施與市民、社區和大自然的聯繫,讓設施發揮原本功能之餘,同時能美化及融入社區。今次,我邀請渠務署KOL「下水水」和同事介紹富有地區特色的渠蓋以及河道美化設施,大家不妨趁着假期前往打卡留念。
渠務署於多區安裝超過180個特色渠蓋
渠務署工程師(顧問工程管理部)丘毓婧介紹,適逢政府早前展開「香港新市容」運動,渠務署特意揀選多個富有香港特色,且人流較多的旅遊景點,於2022年起安裝特色渠蓋。現時署方已於大澳、鯉魚門、林村許願廣場、啟德河、翠屏河、茶果嶺海濱、昂坪、土瓜灣海濱、海輝道海濱以及蝴蝶谷道寵物公園,共十個地點安裝超過180個特色渠蓋,共有20多款,希望在美化社區、提升渠務系統形象的同時,為市民和遊客增添打卡好去處。
丘毓婧表示,為吸引居民及遊客的目光,渠務署將大澳街巿街和吉慶街其中15個污水渠蓋更換為特色渠蓋,以棚屋為主題,描繪了大澳漁民的傳統漁村生活面貌。渠務署把棚屋看到的風景濃縮在渠蓋上,例如小艇和漁獲描繪了現今大澳漁民的日常生活,設計亦加入了大澳特色食品蝦膏和咸魚,而木梯圖案則描繪大澳居民如何透過建築設計以配合和便利其漁民生活模式。
鯉魚門村安裝122個特色渠蓋
丘毓婧說,在設計鯉魚門特色渠蓋前,署方先對鯉魚門區的歷史及特色景點進行了調查。最後選擇了山、水、鯉魚、漁船、懷舊小輪、牌坊及燈塔元素放在設計中。山、水元素既代表了鯉魚門村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亦代表了渠務署興建的污水收集系統,以改善避風塘一帶的水質及當區環境。鯉魚、漁船及懷舊小輪則代表鯉魚門區活躍的漁業活動及以海鮮美食為特色的旅遊景點。牌坊及燈塔則是鯉魚門區著名的地標性建築。現時,村内已安裝122個特色渠蓋,當中15個更髹上顏色,增加吸引力。
林村特色渠蓋以大榕樹為設計理念
渠務署工程師(新界北)陳裕坤表示,林村放馬莆村的許願樹是大埔一個富有傳統習俗及文化魅力的受歡迎景點。去年底,署方在林村許願廣場附近安裝了八個特色渠蓋。渠蓋以林村許願樹為設計主題,呈現出一棵壯麗的大榕樹,樹上掛滿了象徵祝福的寶牒。特色渠蓋共有兩款色彩,一款以綠色、藍色、黃色和啡色交織而成,彰顯自然生機;另一款則選用粉紫色、粉紅色、綠色和啡色,散發浪漫氛圍,分布在林村鄉公所路及林村許願廣場附近。
陳裕坤表示,署方希望透過展示特色渠蓋,為社區內的公共空間增添藝術氣息。歡迎大家到林村許願廣場拋寶牒的時候,和特色渠蓋打卡,留下美好的回憶。
活化黃竹坑涌尾明渠 同時增設公共休憩空間
另外,渠務署近年亦積極將河畔城市概念融入河道活化工程之中。渠務署工程師(香港及離島)郭子浩表示,渠務署着重提升河道的防洪能力,同時透過優化現有的渠務設施,改善河道岸邊環境,並融合公共休憩空間,為市區河道增添價值。
郭子浩介紹,署方將於今年沿香港仔黃竹坑涌尾明渠下游北岸建造行人板道,以活化明渠及改善港鐵黃竹坑站和香港仔海濱之間的行人聯繫設施,美化步行環境,相關工程預計於2027年完成。
同時,署方改善位於明渠上游部分圍封的維修通道,並開放予市民使用。開放空間長約15米,寬約六米,以河水流入海洋為設計主題,配合園境美化及香港仔漁港特色、以及「下水水」的擺設,將原本以功能為主的維修通道打造成一個有地區和渠務署特色的空間。郭子浩表示,考慮到市民的需要,在開放空間內亦加設了涼亭。
渠務署會繼續透過不同河道改善措施,為市民提供額外休憩空間、將特色設施融入社區,同時推動近水文化。
2024年04月02日 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