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住進你的家,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愛,他們便會更疼愛你。」
相處時間也許有限,彼此情誼卻是無限。成為寄養家長廿二載,計及現時正在照顧的兩名幼童,葉太與先生先後照顧九名兒童,大部分也有特殊需要。
直至現在,每名寄養兒童留下、具紀念價值的物品,例如聖誕卡、心意卡、學生手冊等,夫妻二人都珍而重之,好好收藏在不同文件夾之內。每一件物品,都盛載着一份無可取代的回憶。
⚠️ 注意:播放影片將耗用大量數據
憂樂與共 彼此珍重
「這是一種使命感。」
葉太說:「能幫助這些兒童,看見他們的進展,身體更健康、學習上有進步,都令我感到很開心。」
多年擔任寄養家長,葉太難忘與九名兒童經歷的種種,照顧其中患有輕度和中度智障的一男一女,那份記憶,尤其深刻。
「那名女嬰,兩個多月大已住進我們家,當年剛照顧她,便發現她晚上氣喘得很嚴重。」
憂心忡忡的葉太多次帶女嬰求診,惟女嬰情況未有好轉,不但曾經住院,更在出院當晚再次出現呼吸困難。
為了稚子的健康,葉太不怕奔波,再次帶女嬰求醫,並在社工協助下讓女嬰接受進一步檢查,確定她患有肺病後,再安排她接受適當治療。
滿載回憶 細訴點滴
至於另一名當年未滿月的男嬰,甫出院已由葉生、葉太照顧,晃眼已是17年。
悉心看顧十多個年頭,昔日的手抱嬰孩,今日已成長為一位少年,數月前剛入住輕度智障人士宿舍,開展獨立生活,但這名年輕人仍時刻惦記着葉生、葉太,每周也會回到他們的家中度假。
至於葉太,也特意預留了一間房間,放滿17歲的他最喜愛的卡通人物玩具和寢具。
「希望他回來時高興。」
葉太的話語帶着暖意:「他常常說,日後會照顧我們,聽見也覺得很開心。」
家人支持 照顧得宜
以生命影響生命,成為寄養家長,葉太表示,丈夫和兩名親生兒子的支持,至關重要:「沒有他們的支持,我不可能長時間擔任寄養家長。」
為讓兩名兒子學會與寄養兒童相處,葉太在兒子年幼時,已一直強調「我們一起」的觀念,行事應考慮寄養兒童的需要,形容兒子很疼愛他們,像大哥哥一般,外出時甚至與寄養兒童手牽手。
葉太笑言:「不知道是否受我影響,我的小兒子長大成人,現時也成為特殊教育教師。」
寄養服務 考慮周到
目前,香港有11間非政府機構提供寄養服務,其中五間同時提供緊急寄養服務,社會福利署中央寄養服務課負責統籌工作。
任何成年人,不論性別、婚姻狀況、有否全職工作或子女,只要健康良好,願意為寄養兒童付出愛心和時間,能提供合適照顧計劃,均可申請成為寄養家長。
社會福利署中央寄養服務課主任叢嘉儀指出,要成為寄養家長其實並不困難,但為確保寄養兒童得到妥善照顧,社署及相關機構會對申請家庭進行調查審核,例如申請人及家庭成員對參與寄養服務的共同意願、照顧兒童的安排等。
此外,所有申請人必須完成服務前訓練,也要確保家庭環境安全整潔,包括廚房符合安全要求、露台設有安全裝置等,並能為寄養兒童提供獨立睡床和活動空間。
加添獎勵 兒童受惠
寄養家長可按服務類別,每月領取相關寄養服務獎勵金,如照顧有特別需要或六歲以下的寄養兒童,可領取額外獎勵金。
今年4月起,寄養家庭的每月獎勵金增加約一倍,以鼓勵熱心人士成為寄養家長。4月至11月,申請成為寄養家庭的查詢較去年同期顯著增加三成半。截至11月底,已登記的寄養家庭逾1,000個。
社署及服務機構會為寄養家長提供專業支援,在兒童入住寄養家庭期間,社工會透過定期家訪、會面和電話聯絡,了解兒童在寄養家庭的適應情況和表現。以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兒童為例,社工會為寄養家長提供可行的管教方法或建議,並在需要時安排臨床心理支援服務。
視如己出 祝願幸福
憑藉一份對孩童的愛,葉太全心付出,照顧有需要的兒童。
「他們每一個都由我照顧長大,很多由嬰兒時期已開始照顧,每一個我也不捨得。」
傳承愛,情常在。
「我希望他們永遠幸福快樂。」這是葉太,以至所有寄養家長,對每一位寄養兒童最由衷的祝福。
2024年12月25日 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