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障礙症在香港的普遍程度?
根據研究顯示,65-70 歲的長者中,每 100 個人就有 1 個患有認知障礙症, 而在 85-90 歲的長者當中,每 3 個人就有 1 個患有認知障礙症。由此推算, 2036 年 60 歲或以上的認知障礙症患者數目將會增加至 23 萬人。
認識認知障礙症
認知障礙症是由於大腦神經細胞病變而導致多種認知功能衰退,不單止影響記憶力,其他方面例如理解、語言、學習、計算和判斷能力都會受到影響。
部分認知障礙症患者可能同時會有情緒、行為和感官等方面的變化。
症狀大致分三期: 早期的患者,近期記憶力會衰退, 思考能力亦會減低 。 到達中期的時候 ,患者會情緒不穩、容易動嬲、日夜顛倒、四圍走、日常 生活亦需要家人協助 。 到了晚期,患者可能無法認出家人、說話同理解力遲鈍、並完全喪失自我 照顧能力 。
認知障礙症:環境改善
認知障礙症不單影響記憶力,亦會影響患者對四周環境的判斷能力。從改善環境著手,不單能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亦可減少行為問題。
常見的環境改善方法如下:
一、保持空氣流通
二、充足照明
三、張貼房間標誌
四、提醒個人衞生習慣
五、重複指導
認知障礙症:藥物輔助用具
短期記憶衰退,往往為認知障礙症患者的服藥帶來不少困難。藥物輔助工具,如印有圖案的藥盒和月曆可幫助提醒服藥的時間。
與認知障礙症患者溝通,需要留意什麼? (與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症患者是否有不同的溝通技巧?))
- 和患者溝通的時侯,應該要避免嘈雜的環境,講話的時侯要和患者保持眼神接觸,確保自己已經得到患者的注意。
- 如果患者聽覺或者視力比較差,可以鼓勵他們配帶助聽器或者眼鏡,又或者站在患者視力或聽力比較好的一邊進行溝通。
- 溝通的時侯,我們的語調要平和,聲線要適中,咬字要清晰,說話 速度要放慢,用詞要簡短、強調重點字眼。
- 由於患者反應或者思考可能會比較緩慢,所以要預留充足的時間讓他作出回應。我們也可以透過覆述,嘗試澄清患者所表達的意思。
- 盡量問一些封閉式的問題,例如「你有沒有家人的電話?」、「你 有沒有手提電話在身邊? 」。又或者給兩三個選擇患者,例如問「你要喝水還是喝茶?」。我們也可以用實物、圖片或者文字輔助。
- 我們講話的時侯,不適宜有太多不必要的身體動作,以免讓患者感到有有威嚇性。如果發現患者不能夠集中精神,可以叫一下他的名,或者請他休息一下,喝一點水,讓他恢復注意力。
- 我們須明白和經常提醒自己,患者所說的和所做的,並不一定反映他們當時實際的意識和感受,亦非刻意不合作或給你製造麻煩,而是疾病引致的後果
資訊類別
日常活動
資料來源
衞生署 長者健康服務網站
回應 (0)
2024年12月14日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