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屎洲面積共61公頃,範圍涵蓋吐露港內的馬屎洲、洋洲、丫洲及三門仔新村東北面的一個未命名島嶼。馬屎洲是香港二疊紀「大埔海組」的要址,島上岩石露頭出露良好,加上存在斷層和褶皺構造,岩層亦發生變形或錯斷,形態複雜,因此最適合研究地層、岩性、沉積特徵和各類地質構造。此外,鹽田仔旁的無名小島茂林密布,吸引了大群白鷺棲息,除了地質景觀外亦深具生態保護價值,政府遂於1999年將該局劃為特別地區。
馬屎州的自然教育徑位於小島東南面海旁,全長1.5公里,共有16個景點。這條徑道以岩石為主要特色,遊人可透過實地觀察及細閱傳意牌,了解連島沙洲及多種岩石的形成過程,以及海蝕、風化和褶曲等的地質現象。
地質概述
在香港出露的二疊紀(2億9000萬至2億5000萬年前)地層非常稀少,分布也十分零散,當中「大埔海組」最具代表性。這組岩石位於吐露港及鄰近地區,可見於馬屎洲及丫洲。馬屎洲展示該岩組的典型地層,露頭出露良好,主要為一組因褶皺構造運動而變形的泥岩、粉砂岩和砂岩。馬屎洲以南的丫洲同樣由這樣的岩石組成。砂岩中可見波痕和脈狀層理,粉砂岩中則常見生物攪動構造。
馬屎洲的二疊紀沉積地層不但出露面積廣大,而且呈現斷層和褶皺構造,以及岩層變形或錯斷特徵,誠然是考察的理想地點。島西北陲有部分早侏羅世「赤門海峽組」的暗色粉砂岩、泥岩出露,此外還有晚侏羅世的沉積角礫岩、凝灰岩和層凝灰岩。
馬屎洲的二疊紀地層估計厚約500米,大致可按岩性分為上下兩段。位於島東南部的下部岩性段主要由淺灰色至微紅色弱鈣質粉砂岩及深灰色互層的泥岩、粉砂岩和砂岩組成,砂質成分向上逐漸增加,過渡至厚達約0.5米的砂岩層。上部岩性段見於島的北部,主要成份為厚層狀的粉砂岩、砂岩和礫岩,岩層發育較為穩定,最厚可達1米。兩個岩段均曾發現化石,包括軟體動物、珊瑚、苔蘚動物、腕足類及海百合類等。
吐露港及鄰近地區的二疊紀岩石,按照岩相特徵及兼有海洋生物化石和陸地植物化石的特色推測,應是在三角洲淺海環境中形成。至於岩石層理發育、砂岩與粉砂岩相間,以及交錯層理或脈狀層理,則顯示沉積物來源及水動力條件常有變化,這亦是三角洲淺海環境的特徵。
2024年07月08日 00:24